今日修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21534/cc523c0f5a713d3f.jpg)
《道德经》第六章 心解:道为天地之根
第六章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pìn)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这还是在揭示天地之间的大道。道德经分两部分,一部分为道,一部分是德。
道就是揭示规律,它不是老子的观点,它是老子总结之后,把发现的规律,用最简短的语言给我们写下来。
德是什么?就是告诉我们要尊重天地规律,按天地规律去行事时一定会得到天地相保。还是那句话“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古神,在这儿我们把它比喻成道,玄牝(pìn)是微妙的母体,也可以用玄牝(pìn)来代表道。
玄牝(pìn)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什么是天地的根儿呢?这个微妙的母体,这个道就是天地之根,天地就是来源于道,绵绵不绝,好像永远存在,运行而不知倦怠。
日月星辰都是按道在走,你看2500年前的月亮是这样子,十五的时候一定是圆,初一的时候变成月牙儿,现在还是这个样子,就是因为它是按照天道规律在运行。
地球每天都在转动,自转又围着太阳公转,它觉得累吗?它没有觉得累,这就是道在运行。因为它没有思想、没有情感,所以不知道累。
那么我们人为什么会累?人为什么会有怨、恨、恼、怒、烦?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心被五欲所覆盖。当我们把五欲去掉,把妄想、分别、执着都断掉以后,做什么事情就都不知道累了,我们就是修一个夜静晴空。
总之,每去掉一点杂质,心就会清净一分。心越清净,就离道越近一分,这就是“养心莫善于寡欲”,不断把欲望去掉。
按佛法说,不光要去掉这个欲望,连起心动念的念头都去掉,才能回归常寂光。当我们没有达到那个境界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方向,要去努力。
第五章这句话,它本身就是揭示规律的,道生育万物,万物没了以后,道又重新生育万物。尘、住、坏、空,都是谁在管事儿呢?都是这个道。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个道,没有人跟它多亲,也没有人跟它有多疏远,它只有一个规律,表扬奖励行善之人,惩罚处置不善之人,这就是道,可以说是铁面无私。
遵道而行就是顺应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