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收藏日更大挑战樱月竹鸣

读书||阎连科小说13

2024-04-05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滨公园
读书||阎连科小说13

阎连科的长篇小说,已经把笔触深入到乡土深处,深入到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性之中。《丁庄梦》写了对人性的绝望,但在绝望之中有晦暗的诗意在闪耀。阎连科说:“《丁庄梦》重新来关注人情、人性、伦理、道德这些最日常的问题,它就不再单单是一个艾滋病题材,不单单是艾滋病人的事情,而是整个人的事情,整个人类共有的问题。”显然,阎连科对他的中原大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有对乡土底层人的爱和同情,但同时他对这些人身上的劣根性,对他们的顽劣、贪婪、愚昧,又是严肃批判的。在他对丁庄人的人性黑洞和晦暗的诗意的展示中,潜隐着他内心的愤怒和悲情。作为一个根植于中原大地的知识分子写作者,阎连科内心的犹疑和挣扎使他的叙述显示出暧昧的姿态。

这部小说,采用了非常荒诞的叙述视角。“视角”一般是指在叙事过程中叙述者注视人物的角度,也可以说是叙述者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所持的方式,这种方式反映了叙述者同他叙述的故事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热奈特在《叙述话语》中提出了有关叙事角度的三分法:①“零聚焦”或“无聚焦”即没有固定视角的全知全能叙述,故事叙述人的讲述比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了解的都要多;②“内聚焦”即叙述者作为作品中某一人物来叙述,只讲述这个人物知道的情况;③“外聚焦”即叙事者所讲的比人物知道得要少。而阎连科的作品大部分采用“零聚焦”或“无聚焦”,《丁庄梦》亦是如此。

小说以一个埋在爷爷屋后墙下的少年全知全能的视角,通过第一人称为读者展开了故事。数年前,他已经被丁庄的村民毒死:“我死了,可我不是死于热病或说艾滋病。我是死于十年前我爹在丁庄的大采血。买血和卖血。”“我在庄头上吃了人家一个番茄死掉了。那是谁放在我下学的路边石头上的一个毒番茄,我一吃,满肚的肠子就如用剪子剪着一样,没走几步就倒在了庄街上。”少年的爷爷丁水阳是村庄一位德高望重、富有威信的老者,父亲丁辉是附近十庄八村最大的血头儿。因为憎恨他父亲让大家卖血染上了热病,人们下毒害死了这个无辜的孩子。少年不仅亲自讲述了自己的死因,并且还身临其境般地交代了他死后丁庄发生的所有荒诞可悲的事情。丁庄的故事通过少年的叙述就这样开始了:“秋末的一天,黄昏的秋末。黄昏里的落日,在豫东的平原上,因着黄昏,它就血成一团,漫天漫地红着。铺红着,就有了秋天的黄昏。秋天深了,寒也浓了。因着那寒,村庄街头,也就绝了行人。”虽然少年已经死了,可是却能够叙述他死去多年后的一个秋天,他似乎无所不知,不但能直接看到、听到丁庄发生的一切,而且能感受到人们内心的所思所想。

寓言吸纳了象征精神,可以说是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通过虚构的短小故事,来寄托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道理,表现作者对社会某种现象的明确态度,从而起到讽刺劝诫和启迪思想的作用。”阎连科超越以往的写实,不仅用梦来结构整部小说,而且赋予作品寓言的意蕴,以寓言的形式诠释人类抗争宿命的故事,将农民的生存境遇推向了一种陌生而又令人惊愕的程度,使其笔下的苦难脱离尘俗,引领文本超越世俗生活的羁绊而走向精神的飞腾。他的作品“整体上像一个大寓言,是对人性、对政治、对文化的深刻反思,寄寓着作者对一些根本性的生存问题的独特看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