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定位战略成功的品牌,本质上都是“双定位”的成功

2018-01-02  本文已影响48人  2a5f9f843ec8

重提一下大家熟知的王老吉经典案例:王老吉早期从广东市场突围时,定位于“预防上火的饮料”,市场从此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众多的分析认为,王老吉此举找到了品牌的定位,回答了“王老吉是什么”的问题,即王老吉是预防上火的饮料。

也有分析提到当年王老吉在央视投放广告“王老吉,预防上火的饮料”几个月,却无法带动销量;后来,将广告语更改为“王老吉预防上火的凉茶”,迅速提振了市场销量。

 “预防上火的饮料”和“预防上火的凉茶”,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市场效果截然不同?

再看看王老吉和加多宝近年来绵延不断的官司之争,从红罐的包装到广告语“怕上火”,你输我赢反复了许多年。在眼花缭乱的官司背后,我们要思考的是:王老吉和加多宝为什么要争“红罐”?为什么要争“怕上火”?

或者说,“红罐”对于两个品牌而言,意味着什么?“怕上火”对于两者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行业中成功的品牌太阳雨太阳能热水器,这个品牌2004年之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区域品牌迅速成为行业的黑马,到如今跻身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销量领先的品牌,背后的原因自有很多,但人们对其最大的认知是其多年诉求的“有保热墙的太阳能冬天才好用”,我们要探究的是,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是太阳雨太阳能热水器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吗?

鲁花花生油品牌成功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鲁花自1997年聚焦花生油品类,在央视推出广告“滴滴鲁花,香飘万家”,将花生油与香连接在一起,面对众多品牌的竞争,鲁花后来进一步推出锁定品类,推出“5S压榨花生油”,稳稳坐在花生油品类的第一把交椅上。

无论是王老吉、太阳雨太阳能,还是鲁花花生油,所有品牌的成功,是因为有策略地率先抢占了消费者心智资源,回答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你是什么?或者你代表了什么?第二,我为什么要买你?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缺一不可!

而这两个问题,正是一个品牌战略的核心问题,即品牌战略定位。而成功的品牌,成功的定位,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品牌和产品自身,回答“你是什么,或者你代表什么”的问题;二是基于消费者的价值,回答“我为什么要买你”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品牌的品类定位,第二个问题,解决了品牌的价值定位,这就是品牌的“双定位”理论。

任何一个成功的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成功地占据了两个位置,回答了消费者两个问题:第一,你是什么,或代表了什么?第二,我为什么要买你。缺一不可。

品类定位和价值定位互为逻辑,因为品类不同,所以有不一样的价值;品类成为价值的根源和支持;价值是品类提供给消费者的明确的购买理由。

王老吉的成功,是因为成功的回答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王老吉是什么?是正宗凉茶;第二个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是什么?预防上火。

“预防上火的饮料” 这句诉求里,只有对于消费者的价值定位,而没有品类定位,战略缺位,因而无法拉动销量。预防上火的饮料可能有很多,可能是酸奶、果汁,甚至饮用水,如果没有明确地告知消费者“你是什么”,则无法在消费者购买心理阶梯中占位,消费者不会想到购买你。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消费者用品类表达需求,用品牌做出选择。

而“预防上火的凉茶”这句话里,既有品类定位“凉茶”,也有价值定位“预防上火”,回答了消费者心智的两个问题,自然能产生销量。

“红罐”之争,恰是两大品牌的品类定位之争,因为在消费者心智中,“红罐”意味着“正宗凉茶”,商标纠纷之后,谁赢得了“正宗凉茶”的定位,则优先赢得了消费者的选择。“怕上火”则是“正宗凉茶”的价值定位,在消费者心智中,不是所有的凉茶都是“怕上火”,如果如此,则和其正、邓老凉茶等可以坐享其成了。而是只有“正宗凉茶”才能“怕上火”,后者是品类带给消费者的明确价值,因此,“红罐”自然成了两个争抢的资源。

可见,王老吉的成功,是品类定位“正宗凉茶”和价值定位“预防上火”双定位的成功,其它凉茶品牌和王老吉的竞争,如果看不到这个战略根基,花再大的力气也是枉然。比如和其正,推出了“大罐凉茶”,诉求“大罐更尽兴”。可以这么理解,其品类为“大罐凉茶”,带给消费者的价值为“更尽兴”?“大罐凉茶”是一个有差异化的品类吗?“更尽兴”是消费者更关注的价值吗?连续喝五罐王老吉是不是更尽兴!和其正的定位,显然无法撼动王老吉的定位,无法与王老吉形成战略意义上的有效竞争。

同理,太阳雨太阳能热水器的成功,是品类定位“保热墙太阳能”和价值定位“冬天好用”的双定位的成功,其独特的品类“保热墙太阳能”,将独有的概念“保热墙”和太阳能热水器锁定在一起,让品类具有了差异性和保护壁垒,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价值体验“冬天好用”。

鲁花花生油的成功,是独特的品类定位“5S压榨花生油”和价值定位“香”的双定位的成功,鲁花在聚焦花生油品类后,面对众多品牌的竞争,用“5S压榨”锁定差异化品类,让其价值定位“香”有了根源和依据。

东阿阿胶的成功,不是定位“滋补国宝”的成功,而是品类定位“正宗东阿阿胶”和价值定位“滋补国宝”双定位的成功。其最有力的武器是“正宗东阿阿胶”,正是因为抢占了“正宗东阿阿胶”的品类定位资源,才支撑起“滋补国宝”的价值定位。其它的阿胶品牌和东阿竞争,如果看不到战略的根本,花再多的气力也是枉然。

舒肤佳的成功,不是定位于“杀菌”香皂的成功,所有的香皂都可以说自己是“杀菌”香皂。舒肤佳的高明在于,其品类定位为“迪保肤香皂”,“迪保肤”是独有的差异化概念,用独有的概念建立竞争壁垒,将产品的技术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和香皂品类锁定在一起,创建了独有和“唯一”的品类,正由于独有的品类,从而为“杀菌”的价值定位提供了根源和保证。因此,舒肤佳的成功,是品类定位“迪保肤香皂”和“杀菌”双定位的成功。同样,所有和舒肤佳竞争的品牌,如果看不到其双定位的战略根本,花再大的气力也是枉然。

品类定位不是简单的品类和价值认知,而是追求差异化、独特性、唯一性和价值感。比如,金龙油最早推出了玉米油品类,多年的市场教育和推广并没有使其成为玉米油品类的强势品牌,其广告诉求为“金龙鱼玉米油,清香不油腻”,分析其品类定位为玉米油,价值定位为“清香”,玉米油带来清香,面对鲁花花生油的“5S压榨花生油”带来的“香”,缺乏与其竞争的力量。几年后,西王提出了玉米油品类,其品类定位为“玉米胚芽油”,价值定位为“关注心脑血管健康”,将品类和价值差异化提升,成为玉米油品类的强势品牌。

《价值再造——无限度竞争时代品牌制胜法则》一书中,我分析了“十花汤”品牌失败的案例,当我无意中第一次看到这个品牌在杂志上的广告画面后,就知道,这个品牌存在严重的战略缺失,没有未来。

十花汤的广告诉求是“怕油腻,喝十花汤”,这个价值定位准确吗?仅仅看这句话是无法判断的,判断的根源在于要明确“十花汤是什么”?从其包装上看,品类为“植物饮料”,实际上消费者心智中,有没有“植物饮料”这个品类,换句话说,有没有消费者到超市里说:“给我一瓶植物饮料”?如果没有,这个品类就无法在消费者心智中立足,或者说,消费者不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景时想到十花汤;同时,其价值定位“怕油腻”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吸引消费者的强大力量。

因此,品类定位和价值定位,是品牌战略定位的两翼,缺了任何一个,都会造成市场力量的缺陷,给品牌传播带来事倍功半,甚至颗粒无收的遗憾。

可以肯定地说,任何运用定位战略成功的品牌,本质上都是“双定位”的成功。

无论是品类定位还是价值定位,都源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对竞争格局的研究、对于消费者心理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于企业内部资源的深入挖掘。品牌战略双定位,总体上是基于品牌的竞争战略,兼顾竞争导向和需求导向。

“双定位”理论从供给侧开始,回答消费者第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或者你代表了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是基于分化的品类,也可能是颠覆性的属类。重要的是基于企业的差异化核心优势,从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你是什么,而不是仅仅立足于企业内部的思考;品牌定位的另一方面是需求侧,回答消费者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要买你?对于属类定位的分析同时必须考虑什么是消费者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价值定位和属类定位相呼应,因为全新的属类,才能提供差异化价值。

有价值定位而无属类创新则无源!有属类创新而无价值定位则无利!

“双定位”理论最有效地连接了供给侧和需求侧,互为呼应,形成钳形合力,让品牌定位更加精准。

作者:韩志辉,雍雅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