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客观世界的观察者
故事梗概
故事由主人公莫尔索接到养老院中母亲的死亡通知展开。莫尔索去养老院参加完母亲葬礼后无意间和邻居们拉近了关系,并和玛丽建立了情侣关系。他在和其中一个邻居到海边度假的过程中意外杀死一个阿拉伯人,而被推向法庭进行审判。陪审团、法官及养老院的人员根据莫尔索对待母亲做出的种种看起来”冷漠”的行为(把母亲送去养老院寄养,葬礼中没有流泪,在母亲的遗体前抽烟,参加完葬礼后立即和玛丽看电影等)认为他是个冷酷无情的杀人犯,而他对所有事件客观冷静的辩解则被认为是死不悔改、泯灭人性,最终这个在工作上毫无上进心,生活上得过且过的人被荒谬地作为残忍的杀人犯处以极刑。
涂鸦版读后感
佛家眼里,一花即是一世界
道家眼里,阴阳即为世界
儒家眼里,仁义即为世界
心学家眼里,本心即为世界
而在我眼里,世界是……
总感觉我和世界之间隔了一层玻璃罩
最终明白,世界是我手中的水晶球
而我,始终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
个人感悟
整本书平铺直叙像是看一场黑白老电影,又像是阿甘坐在公交站长椅上对你絮絮叨叨地说着他的人生经历。
主人公像一个客观世界的超理性局外人,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生在他周围的一切,包括他人的表情、情绪,他人的穿着,他人的用词等等。文章所有的描述几乎都围绕着主人公所观察到的事物,只有在文末的时候才涉及到主人公自己强烈的内心感受描述。即便他在法庭被众人咒骂这样的时刻,居然还注意到了邻居的衣服扣子的变化,女朋友穿着的变化,法官和律师用词的变化,却唯独没有自己感情的波动。
故事的结果是荒谬的,这种荒谬体现在两个方面:从主人公的角度来说,作者把主人公定义为对客观世界无动于衷、难融入其中的一个局外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主人公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没有按照社会上“发生这种事情你应该XX”的标准进行,譬如说,母亲老了你应该把她留在身边;母亲死了你应该掉眼泪;母亲刚死你应该放弃娱乐等等。他的行为放在社会评价标准来看是完全荒谬和不可理喻的。
而从他周围那些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荒谬之处在于,首先他们仅仅通过这些事情的表象即推测出主人公的性格,并迅速找出他母亲死亡和开枪打死阿拉伯人之间的因果关系。再者这些旁观者指责主人公没有人性、没有感情。可是我怀疑,知道他母亲死讯的人是否真的同情他,是否真的同情他母亲,而不仅仅是客套和伪善。这些无情地把人推向死神的人们,难道就拥有了更多的人性和感情了么?
对于世界来说,主人公是一个局外人;对于主人公来说,这些旁观者(世界)也是局外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局外人?
文章结局也颇有些讽刺意味:主人公原只是一个世界的局外人,结果最终被世界当成一个局外人一样抛弃。
作为曾经也是局外人的我,能够体会这种感觉:看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像是隔了一层玻璃罩,能够清晰感觉到自我和世界的剥离;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及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无动于衷。但是这种局外人的视角和主人公的视角完全基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主人公是个超理性的人,而以前的我正好相反。
另网络中提到本书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因本人文史哲素养及生活经验有限,暂无法从这个层面上对本书进行深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