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人物征文」金岳霖:爱于心,不困于形
认识他是从一副挽联开始: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样的句子哀而不伤,字里行间蕴含着情怀与气魄,更有一份潜藏于心的深深爱意。那是他在沉默过后的发声,是他用尽心力倾吐出的动人绝响。人们说:他在哀悼一位女子,他深爱的女子,爱了一辈子的女子。
有人不服,他这一生虽从未明媒正娶,可身边的女人可不止她一个,何以妄称“深爱”?何况,那之后,没有爆发,没有消亡,凭什么说爱了一辈子?感情的世界里,是非曲直,爱恨对错,都不是决然的。此刻,我不愿意说他的爱有多深,我只记得一件事,她离开很多年之后,他依然记得她的生日,依然会为了她的生日“兴师动众”地请人吃饭。不论旁的,至少,他一直是把她放在心上的。
言及此,大概多数人都能说出他的名字了。此人名唤金岳霖,很多人称其为“老金”,一直住在他心里的那个人叫林徽因,她可是民国时期出了名的才貌双全,建筑文艺皆通,温婉中不失独特光彩,其魅力由内而外,令每一位在“太太会客厅”沙龙上的活跃分子都难以忘怀。放到现在,也绝对是名副其实的气质美女。
她的身上弥漫着馥郁的香气,幽幽袭来,回味悠长。徐志摩对她一见倾心,梁思成与其终生为伴,而我们文中的主人公“老金”,自从认识了徽因,连家都搬到她身后去了,终日毗邻而居,还时常去人家家里蹭饭,明摆着近水楼台,却未能得月。
若你打定主意这是凡常文人间的风花雪月、风流韵事,那便错了。一女二男的经典桥段,为了所爱之人彼此较劲、明争暗抢,这恐怕更像是偶像剧里的“虐心恋”人设,而绝非民国风烟里的翩翩君子所为。一个建筑家,一个哲学家,在感情的世界里不可谓不投入、不可谓不专情,然而理性的他们都明白:世间最不易得便是这美人心,想当年多少王宫贵胄为了博取美人欢心失了江山也未能如愿,何况他们能“付出”的不过是失了分寸和风度?
于是,没有战火、没有硝烟,三人间流传最广的那个典故里有的只是“成全”。把主动权交给心中所爱,她的幸福便是自己最大的祈愿。话说开了,坦坦荡荡,总好过终日躲躲闪闪。不能做爱人,亦能以知己身份与之相伴,这是最好的结果了吧?
很多人说:男人虽肩膀宽厚,不拘小节,可若是真计较起来,却比女人更甚,尤其是感情一事,更是丝毫不能含糊的。传统观念里,嫁夫从夫,娶妻等同于占有,又怎会把自己心爱的人拱手相让呢?老金和思成虽长在新时代,又是留过洋的,思想观念大都从新,不会把爱人当成物品,可他们毕竟是血肉之躯,都有自私的一面,怎会不希望终日与爱人相伴的那个人是自己,而不是旁人?
然而,老金没有硬抢猛攻,思成也没有强留硬拉。他们一个说老金比他幽默,比他优秀;一个则称思成是个值得托付的男人,他愿意退出。说退出的人正是老金,“退出”二字怎可轻言?是不爱了吗?还是怕了?显然并非如此。心怀坦荡、甘愿成全之外,他一定把感情的关注点转向了精神世界。
是的,老金是学哲学出身的,受西式哲学思想影响,而又并未丧失中式思维。逻辑缜密,却生性浪漫幽默,看似矛盾的特质在他身上融合得恰如其分。
他懂得适时表达心中的那份爱,却不会把爱强加给他人,一直以来,他都冷静清醒地克制着自己的情感,即使代替思成照顾生病的徽因,亦未越界半步。实在难得!这也就难怪梁氏子孙愿意尊重他、爱戴他了。
不过,也有人实在想不通,他就这样相安无事地与梁林二人相处了那么多年,真的甘心吗?想他老金在哲学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论道》、《逻辑》、《知识论》都是他的代表作。可感情这类的事,终归是不能免俗的,爱就是爱,夜半无人之际,他就一点儿也不会暗自慨叹相见恨晚吗?
这些事我们无从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令老金一直保持理性克制的,除了中国老话说的那句“朋友妻不可欺”,一定还有别的东西。精神世界的充实来自内心的充实,或许他从柏拉图那里找到一些宽慰,在现实领域得不到满足,便要将精神领域的满足放到无限大。
于是,老金看似放弃了爱,实则却把爱放在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里。不再囿于一时一世的得失,转而把它在自己心里埋得更深,而后依旧正常生活,正常交流,正常做学问,直到徽因离世,表面看来他一切如常,实则多半是在沉默中为她祈福,不觉间,他生命的一部分仿佛也伴着她离开了。
这份爱,从来都不狭隘,所以他才不愿在徽因离开后接受任何采访,说任何有关他们的事,他只愿把那些美好慢慢沉淀,任时间恣意停驻。这样的爱深沉大气,铭感于内,恰如包裹在顽石中的通灵宝玉,层层剥离,方显弥足珍贵。正所谓:爱于心,不困于形。
本文内容纯属原创,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作者,未经许可转载或擅自标注原创者,将保留一切追责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