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读书变现?你收获的不止是钱
电影《遗愿清单》中卡特说,古埃及人对死亡有种美好的信念,当他们的灵魂到了天堂门口,神会问他们两个问题,天堂的门是否开放,取决于问题的答案。
“你找到生命中的快乐了吗?你为他人带去快乐了吗?”
我想,生命的意义正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快乐的做自己,勇敢的爱别人。
一个月的时间,你能做些什么呢?
站在这里回看30天前,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感恩与训练营的相遇,我最大的收获,是重新找到了读书的快乐。不知不觉,我从一个读书慢、记不住的小白,每天学习打卡,一步一步走完一个月的训练营,竟然也完成了2.5万字的打卡作业。
而今的我,虽然还是读书不快,写作吃力,却也不再焦虑,不再迷茫,因为已经看清了要去的方向,也知道了这条路要怎么走,哪怕慢一点也没关系。到达终点的关键不在于速度多快,而在于步履不停。
课程回顾:
课程开篇,小冰老师介绍了知识付费行业趋势、读书人到撰稿人到产品人的职业规划,从宏观视角描绘了行业地图,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现状选择合适的路径。
接下来,课程从阅读、写作、产品三大板块分别展开。
一、阅读板块。
小冰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五种阅读方法:倍速阅读法、苹果阅读法、卡片阅读法、主题阅读法和终极阅读法:费曼读书法。作业中穿插了主题书单、书评等读书产品。
作业摘录:
DAY 9
作业:选择一篇你特别喜欢的文章用费曼读书法去读,与以前的阅读习惯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
虽然老师介绍费曼阅读法比较适用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我认为对于专业性没那么强的知识来说,费曼阅读法也能够有效加深自己的理解。
今天我选择的文章是冰心先生的《文学家的造就》,发表于1920年12月《燕大季刊》第l卷第4期,署名:谢婉莹。
以往的阅读习惯,对于文字的理解是比较表象的。初读这篇文章,感觉是一篇很规矩的议论文,论述了怎样的遗传和怎样的环境,是容易造就出文学家的。
1. 文学家的父母要有些近于文学的嗜好。
2. 文学家要生在气候适宜,山川秀美,或是雄壮的地方。
3. 文学家要生在中流社会的家庭,就是不贫不富的家庭。
4. 文学家要多读古今中外属于文学的作品。
5. 文学家要常和自然界接近。
6. 文学家要多研究哲学社会学。
7. 文学家要少和社会有纷繁的交际。
8. 文学家要多作旅行的工夫。
传统的阅读方法,读完能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但是更多的也就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了。这也导致了我以往似乎读了一些书,但是并没有思考,更没办法输出。
之后我使用费曼阅读法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学习。感觉会不自觉地去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她为什么会这么写,她是怎样构思的,她在写这段内容的时候是想表达什么想法……
冰心先生在开篇讲述了文学家的重要性,接着提出了问题,是否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学家?
她将这个问题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跟父母的言传身教、生活环境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文章第1、3点,主要讲了父母爱好、中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性格、文字特点也会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文章第2、5、8点主要讲了出生地点、要常和自然接近、要多旅行。
除了先天的影响,自己后天的学习和积累也非常重要。文章第4、6、7点主要讲了要多读文学作品、多研究哲学社会学、减少纷繁的交际。
冰心先生在谈到要多读书时,以蚕蛾做比喻,“在它成蚕的时候,整天里沙沙的只顾食叶,时候到了,身体透明了,便将几十天内所食的叶子,牵成有条不紊的长丝,也将他自己隐在里面,好比雏形的文学家,读破万卷,心中光明透澈,将百家之说,融化成有系统的思想……”
我们听惯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样的道理,其实先人的智慧早就已经告诉我们,大道至简,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实践。
愿我们也像蚕宝宝一样,把叶子吃的饱饱的,最终能产出美丽的丝线。
二、写作板块。
小冰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写作算法、写作的初心、纳博科夫卡片法创作、写作中要用的心理学效应、文心、英雄之旅、风格。
作业摘录:
DAY 14
今日休息,宜复盘。
我今天回顾的主题,是课程内容中的金句(阅读本内容除外)。第一次学习只顾着了解跟课程主线相关的工具、方法,而忽略了课程中的很多细节。
在知识社会,传统的老板和下属关系将会消失。
——彼得·德鲁克
知识转化生活质量的一切通道已经打开了。当今世界,你我都身处在一场剧烈的学习革命之中。
——核聚老师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查理·芒格
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查理·芒格
你怎么知道哪个方面是正确的?最终得由你的口味来决定,你要熟悉人类在各种领域的优秀成果,尝试把它们运用到你的工作里。
——乔布斯
如果一个人倾其所有为自己的头脑投资,那么,没有人可以把他头脑里的东西拿走,对知道的投资永远是获益最大的。永远投资自我教育,这是你一生中最正确的事情。
——本杰明·富兰克林
阅读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
——毛姆
我害怕阅读的人。当他们阅读时,脸就藏匿在书后面。书一放下,就以贵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闪耀。举手投足都是自在风采。让我明了,阅读不只是知识,更是魔力。他们是懂美学的牛顿。懂人类学的梵谷。懂孙子兵法的甘地。血液里充满答案,越来越少的问题能让他们恐惧。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习惯俯视一切。那自信从容,是这世上最好看的一张脸。
——《我害怕阅读的人》
不要先入为主,因为这样第一步就走错了,而且会越走越偏。把它当作一件同我们了解的世界没有任何明显联系的崭新的东西来对待,研究得越周密越好。
风格和结构是一部书的精华,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
我的写作计划是灵活的,但我对写作工具则相对讲究:横格的布里斯托卡片、削得不太尖的橡皮铅笔。
——纳博科夫
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
——费曼
通过这些金句可以发现,顶尖人物的思维模式都是非常相似的。知识就是生产力,终身学习是我们这代人远离焦虑的最好选择。
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达到那种体验,但是我想,当知识储备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不同学科的知识之间,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吧。
愿我们在未来的路上,能有更多的成长的收获,勇猛精进。
三、产品板块。
小冰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四种读书产品:听书稿、拆书稿、书单课、读书会,并分享了师哥师姐们的读书产品。
DAY 29
今天课程中最有感触的点,不要单打独斗。
从小我就是个比较冷淡的人,喜欢独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回想起来,可能是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吧。由于父母工作很忙,我小时候在外公外婆家住过一阵子。
那是一个典型的乡村小院,方方正正,分为东西两个跨院。外公是医生,退休后把临街的屋子改成了个小诊所,在我的印象中,那间屋子总是充满了好闻的药香、神奇的瓶瓶罐罐,还有外公的老式手卷烟升腾起的烟雾。
小院门口有棵很大的槐树,每年夏天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进门便是满眼的翠绿,影壁前种着一片竹林。院子中摆放着一个老式石头鱼缸,每到金鱼繁殖的季节,外公便小心的把刚出生的小鱼捞出来,以免被大鱼吃掉。北房台阶两旁各养着一株月季,常年开花,长得高过了五六级的台阶,小小的我爬到平台上才能够得到顶端的花。院角种着一棵枣树,还会种上一些时令蔬菜。西院里会养一些小动物,鸡鸭鹅狗好像都有,像个动物园似的。那是我小时候的乐园,每个角落都能玩上一下午。
外婆是个十分勤快的人,把这些动物植物都照顾得很好。她忙碌完一天的家务,有时候会到邻居家打牌,我就在旁边一个人跟自己玩。上了幼儿园,我是班里最小的,加上不太懂得怎么跟别人交朋友,慢慢就成了老师最喜欢的那种乖孩子。
再后来,我就在好学生的框框里安静的成长着。工作之后,我可以带着团队运营好一个周期很长的项目,但休息时间也是更喜欢独处的。团队是很重要,但是我似乎从未想过主动去做一些突破和链接,尤其在工作场景之外。
今天老师说,千万不要单打独斗,要在社群中尽量完成六个链接。我猛然发现我似乎一直以来只关注了老师、课程、自己、班委这几个层面,看到优秀的同侪会在群里给他们鼓掌,在打卡区点赞,但这已经是我能主动做到的极限了。和外部链接,就更加觉得没有底气了,感觉自己的学习远没到可以影响到别人的程度。
可能这对我来说就有点恐惧区的味道了吧,但是人想要成长,就是要去坚持做一些你害怕的事情。这期训练营已经接近尾声了,可能我在这几天不能马上做到,期待我能在复训营中有所突破。
仅以本文记录帅小冰读书训练营5期1班217兔小只的成长故事
30天读书变现?你收获的不止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