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苟且读书

孩子说话晚,原来是因为它

2018-04-16  本文已影响6人  万博汇读书

时间像一条河流,在长度上不可预知,有人活过一百岁,有人刚出生就夭折了;宽度则代表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人生的价值就是这个长和宽组成的面积,在这个框框里,所有的东西都飞速掠过,比如童年、比如初恋,比如孩子的成长。

同事家的孩子,都三岁了还不会说话,去医院检查,器官发育的正常,单独的词语也都会说,可就是不能很好的与人交流。大夫的诊断是,父母平时和孩子说的太少了,孩子缺少正确的语言训练,所以在语言方面落后于同龄的小朋友。说白了,就是父母陪伴的少了,孩子学习语言的时间太少了。

在孩子成长的十字路口,绿灯的时间只有那么十几秒。尤其是孩子的语言,在6岁之前就已经定型了,而大多数的家长对儿童语言学一无所知。

如果有一本书,可以提供帮助就好了。来自新西兰的儿童语言学家麦克莱根教授和语言治疗师安妮·巴克利,给我们带来了一本婴幼儿语言学习发展综合指南——《0-6岁,抓住孩子语言关键期》。

这本书介绍了学龄前孩子语言发展的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孩子语言发展的初期。在前18个月里,孩子会从不经意的发音到真正的说出一个词语,父母要做的就是多和他说话,营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

第二方面,孩子语言能力的进化。当孩子掌握词语突破某个阈值的时候,会由量变转化为质变,2岁以上的孩子组合词语的能力会有大幅的提高。

第三方面,语言中引入复杂的概念。随着孩子能够将词语进行组合,他们表达的概念也越来越复杂,3-4岁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述说东西的数量、事物的关联等等。

第四方面,孩子语言发展的晚期。5岁以上孩子的语言,已经不局限是内容的表达,发音开始变得愈发重要,孩子的语言能力也趋于成型。

其实,有的孩子之所以说话早,并不是比其他的孩子智商高,而是父母提供了正确的引导,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0-6岁,抓住孩子语言关键期》这本书剖析了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介绍了很多种帮助孩子语言发展的好方法。

最直接有效地的方法,就是和孩子做游戏。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寓教于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掌握语言能力。

和孩子做游戏的过程,常常伴随着强烈的互动,是帮助孩子提升语言能力的好时机。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性格比较“闷”,所以与同龄的小朋友玩不到一起去。而学习过这本书的内容,我认为这个因果关系恰恰是相反的,正是因为做游戏的时间比较少,才导致孩子的性格比较“闷”。

另外,咱们中国的父母,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喜欢用一些简单的叠词,比如说,“桌桌”、“椅椅”、“猫猫”、“狗狗”。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当孩子8个月大的时候,他的理解能力就已经很强了,这些简单的叠词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与孩子一起读书。有研究表明,如果8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将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产生很大的帮助,效果甚至会延续到孩子16个月以后。

除此以外,这本书中还有一句话讲的非常有道理,语言能力是学习其他能力的重要基础。语言能力强,理解他人说话的能力就强,学东西自然就快一些。

语言从来不是会听会说这么简单,孩子语言的发展本质上是认知升级的过程。比如,爸爸说,把这个球拿给妈妈。要做到这一点,孩子就不仅要认识球,还要理解爸爸话语中的逻辑,然后大脑做出反应,将球拿给妈妈。

这个过程无形中就锻炼了孩子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行动力。如果一个孩子语言发展的好,理解力、推理能力就会变强,在其他能力的发展中自然会占得先机。

当然, 不管是和孩子做游戏,亲子阅读,还是提升认知,都需要父母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学知识。《0-6岁,抓住孩子语言关键期》就是一本语言学入门教材,不论是新婚备孕的小两口,还是准备要二胎的老两口,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有益的方法,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会说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语言学习也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0-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抓住了这段时间,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其他的能力,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入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如果一旦错过了这段黄金时间,孩子的语言能力将很难再有突破,甚至可能影响其他能力的获得。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昨天还在牙牙学语,明天就已闯荡天涯,0-6岁是父母与孩子相处最久的一个时期。而身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的利用这段时间,来和孩子共同拓展生命的宽度呢?

与君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