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人生不要过于详细的规划,别给自己套枷锁
我们经常听人做好“人生规划”有多么重要,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所谓的成功学导师,“人生规划”也是他们口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人生规划,我读大学的时候就很流行做这样的规划,大家都想为自己设计未来,有的做了五年规划,十年规划,还有的做了更长远的规划。
但是,最近参加同学聚会,我就发现几乎没人能实现当初的规划,很多甚至背道而驰,现实与规划,完全是两码事儿。
![](https://img.haomeiwen.com/i3651857/0746c598213f3c61.jpg)
在聊天的时候,很多同学就表示自己当初就是被这个所谓的规划所害,不然会有更好的发展。
为什么呢?因为在步入社会以后,他们都遇到过很多规划以外的机遇,但是却因为想按照规划的路径发展而放弃了这些机会,导致浪费了大量时间和机遇。
当然,现实中也的确有人如期实现了自己的规划,但那毕竟只是少数,那么,我们到底应不应该为自己做详细的、长远的人生规划呢?咱们试着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找一找答案。
《道德经》有一个最核心的关键词,叫:“无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这是道德经里让人印象最深的思想观点。那么按照老子的思想,人生是任由其自然发展,还是应该做一做规划?
![](https://img.haomeiwen.com/i3651857/3fe832fea28d75e5.jpg)
答案当然是:必须要有规划。我们看《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就是标准的人生规划,但是请注意,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规划方案,他没有具体实施的细节。
也就是说,人生先要做的,是“功成”,先让自己成功,然后“名遂”,有了名望,最后“身退”。著名武侠作家金庸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
所以道德经对人生规划的建议是,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功”、“名”、“退”。这个方案的主旨是:长远,但不要详细。也就是说,你不要做太过于详细的人生规划,只要有个大的框架即可。
因为,详细的规划,你很难实现,反而有可能是给自己戴上一套无形的枷锁,束缚将来的发展。
![](https://img.haomeiwen.com/i3651857/7a4e0ce6f083fb27.jpg)
比如你读书的时候,做了五年十年的详细规划,但是,以你当时的认知和阅历,根本无法预料五年十年以后的变化。
我们经常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一切都在变,人生不可能按照你预设的轨迹发展,如果你把人生的道路固定在一个非常详细的规划之内,那就要错失大量的机会,无异于给人生上了一把无形的枷锁。
《道德经》将人生规划为“功成,名遂,身退”三个阶段,但他没有很具体很详细的规划,因为在这三个过程当中,人可以顺应天道随机应变,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而不是用详细的规划限制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3651857/c42e0dd257828228.jpg)
我们看历史上很多成功者,他们在成功以前并没有具体规划过自己的成功,比如说朱元璋在当和尚的时候,他有没有规划过自己将来要当皇帝?他有没有为将来当皇帝而做很具体的规划?我想一定没有,甚至,他连自己将来要当一个成功的和尚这样的想法都没有,如果有,那他可能就永远当和尚,而不会阴差阳错创立了明朝。
当然,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人生不需要规划,而是说没必要制定太过于详细的规划来束缚自己,从长期来看,我们要有大的规划框架,从短期来看,我们要着重于解决当下的问题,并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来及时做出调整,这才是真正的有效规划。
比如你毕业时的人生规划是搞科研,将来做科学家造福人类,那么你毕业后的短期规划,就应该专注于如何解决生存,先把自食其力这个问题解决,因为如果你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实现,你都不能赚钱养活自己,又谈什么要当科学家造福人类的理想规划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3651857/e75d557b7870b252.jpg)
所以,人生,不要做太过详细和具体的规划,真正务实的规划,是规划如何抓住当下的机遇,而不是让那些所谓的长期规划或者详细规划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老子的《道德经》的确是一部人生智慧之书,尽管“人生规划”是一个现代词汇,但我们依旧能从《道德经》中得到智慧的启示。可惜的是,很多人因为道德经的古文晦涩难懂,而无法认真阅读和理解,在这里,向您推荐《道德经说什么》,想要轻松读懂道德经,只需要看这一本就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