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沉淀自己的一种方式
这次的西南之行,一方面是送自己的毕业礼物,另一方面,也是想去不同的土地上散散心。
过去的一年,太沉闷了,太过于约束自己,以至于模糊了本性,变得不喜欢玩,也不知道怎么玩,甚至是有点恐慌去一个新的城市。旅行,对我或许是一种挑战…
2019过去的四个月中,大概有两个多月我都处于轻度失眠之中,有时候怕睡着,有时候怕醒来,眼睛也始终挂着BB都盖不住的黑眼圈。从学校回家以后,更是不想出门,也不想说话,怕把自己的负能量传播出去,毕竟大家都不容易。
人生中,总有那么几段记忆,是一提就痛的伤疤,我终于敢承认,一直以来,最不敢面对的是自己。
于是,选择旅行。
西南,对于我,一度是个很遥远的词。因而,当自己置身于这片土地上时,带着颇多的新鲜感与期待感。大巴车行驶在空旷的盘山公路上,偶尔能看见车窗外正在做农活的人(极少数),坐落在山脚或山腰的破破旧旧的房屋,让人内心极为舒坦,可以忘掉很多东西,没有焦虑,没有压力,如果我能有机会在这住上十天半个月,我想我会很乐意。
在苗寨的那天,早起,看见对面山上的雾气,不自觉地让人想起郁达夫《故都的秋》里那句“……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当初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喜欢的很,每个句子,每个场景,都美得恰到好处!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幅画面是我幻想了无数次的,我也好想能有一椽破屋,也想闲时听听鸟叫,然而,怎么能呢?
旅行,沉淀自己的一种方式走在拥挤的人群里,看着人流如注,恐慌感会慢慢减少,似乎大家都不是很忙,从不同的地方奔赴西南,只是为了享受,享受生活、享受美景、享受美食…似乎每个人都没有压力,似乎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相当有质感。
我讨厌坐地铁,无论是在哪座城市,地铁就是一座城市的缩影,你能看见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带来的高压力的生存状态,车厢内的每个表情既疲惫又麻木,渐渐地,会迷失自己,会产生怀疑,怀疑努力的意义。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想要的物质基础而不停地奋斗,也正是因为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精神上的富足才显得更加重要,旅行,就是充实精神世界的其中一种。你会走进不同的城市,遇见不同的人,你会发现自己所遭遇的那一点点不如意甚或失意,在陌生而又喧闹的街头,算不得什么。
我很努力的去拥抱生活,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可是现在,自己都不知道我活成了什么样子。能肯定的是,承受能力在慢慢变得强大,有挫折,才有成长,内心需要不断地修炼、不断地沉淀,需要多走一走,看一看,才能更好的去过自己的生活。
旅行,可以让自己躁动不安的内心得到放逐,来沉淀、也提醒着自己,无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无法逃离你不想面对的一切。而你,能做的,就是在自我沉淀中变得更加强大,无惧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