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有两部分,少一半就是自我折磨
阴与阳的能量,是维持事物平衡的重要动力。
就如一只脚没法行走,一个支撑点很难保持稳定一样,包容这种心性特质,也需要两个部分支撑,才能成为一种令人身心健康的习惯。
我要说的两个部分包括:宽容别人,理解自己。
一个人丝毫对人没宽容,只关心自己,就会带来复杂的环境影响,让身边人郁闷痛苦。久而久之,良心是不可能安下来的。
但一个人丝毫不在意自己的感受,一味宽容别人,就会出现心口不一——心里的感受和口上告诉自己的感受不一样——的现象,产生情绪负债,久而久之会出现心理问题。
可我观察社会现象,发现相当多的人,都处于主张对他人宽容,却完全忽略自己感受的状态。
上一辈人,尤其如此。不知他们受到怎样思想的熏染,才会走向这样的极端。
那是属于一个时代的集体无意识,虽然情有可原,但如果不学会摆脱,受害的只是自己。
有人说,人是天使与恶魔的共生体。
的确如此。在我们身上,善与恶是并存的。
一个只宽容别人,对自己特别狠的人,其实是在拒绝自己内心恶的部分。
一个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人,也是在完全否定自己内心善的部分。
他们都把一颗圆满的心,拆成两半,自然心就会走向支离破碎,失魂落魄。
我们心中生出关爱他人的念头,要去呵护与许可;但生出不好的,有对立矛盾的念头时,也不必去自我责怪。
正确认识到心中的贪婪、恐惧、仇恨等负面情绪,接纳会生出这类情绪的自己,只要不去执行会对别人造成伤害的念头就行,万不可因此产生自我否定。
其实很多时候,我发现恶念也很有价值。其价值有三:
1、通过观察自己的恶念,接纳自己的恶念,我们对作恶的需求会大大降低。反之,越抵触,心中作恶的欲求会越大,就像巴黎圣母院里的主教,从大善人一步步变成监禁绑架犯。
2、通过理解自己的恶念,我们能更了解人性的特征,对于别人的不善有更多的警觉和预防。比如小偷更知道如何防盗,骗子最适合教大家反诈。
3、通过觉察心中的恶念,我们更加趋近人的本质,学会包容他人的过失甚至是恶行,给予所有人改过自新的机会。比如佛陀因体察过自己的恶,才能理解杀人魔头央掘摩罗的错误观念,将之感化为清净比丘。
念头是复杂的,是善恶一体的。我们虽然自己可以有更好的追求,但不能因为向往善美,就否定打压自己心中恶的部分。
平等接纳,慢慢淡化,才是去恶最好的道路。
道德经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所有生起的心念,其实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学会正确对待善恶之念,才能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平衡,达到自洽。
许多人,因为不知道心的妙用,看不清人生的方向,才会越努力越痛苦,越忙碌越混乱。
永远记住,此心光明,亦复何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57841/4fab7f2a8fbc6df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