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叔拆书】便签实战营-贺岁版

《好好学习》-5/10-以教为学的应用技巧-纤雨

2024-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纤雨

【R:阅读原文】

片段5 以教为学的应用技巧

以教为学方法的应用,有什么技巧吗?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有两个问题非常值得注意。1、 备课不能知道多少讲多少,而要为讲清楚这个问题大量查阅资料,购买书籍;2010年,第九课堂担任BD的黄有璨找我,想让我开设一门新课“个人知识管理”。可是,那个时候我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认识并不是很深刻。我心里犯嘀咕:要不要接受这个邀请?万一讲砸了怎么办?这时,我想起了“以教为学”这个概念。既然我想在知识管理这个领域深入研究,那么这次教学的机会就是我学习的好机会。从答应讲课到正式开课,有将近3个月时间准备。我把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沾边书籍全都买来,把网上所有相关文章甚至讨论都看了一遍。记录的笔记,草图有几百页之多,用完了两个大笔记本。为了3个小时的课程,几乎耗尽了3个月的所有业余时间。结果,这次讲课的效果极好,学员给课程的评分非常高。而我,也通过这次课程完整地构建了整个知识管理的框架体系。把教学当作一次全面提升拓展自己相关知识领域的机会,能够极大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深度。2、 在备课中,要主动查询不同观点和不支持自己结论的反面案例;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因为“老师”的角色,所以把自己放在了“正确”的位置上。为了让讲的道理看起来更合理,我们会找很多案例来支持自己。但是要注意,所有的观点都能找到支持它的案例,我们更要关注反对的声音。2016年《成甲说书》有一期节目讲了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这本书。结果有网友在我公众号后台留言说:情商就是一个伪概念,你不要传播伪科学了。这个时候就是你当“老师”,结果别人质疑你是“伪科学”。因为网友只给出了结论,没有给出证据,我就自己上网查询。结果发现,人们认为情商是伪科学,大概是几个原因:1, 情商可能是智商的一部分,如果你智力足够好,其实是能够处理好情绪过程的;2, 情商的定义不清晰,边界模糊,所以无法讨论;3, 情商无法测量,所以是伪科学。了解了质疑的原因,再对比自己的观点,就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我在讲什么。我认为《情商》这本书最核心的观点是:如何与负面情绪相处,以及如何积极调动正面情绪,使之发挥更大作用。而在这两方面,作者的实验和论据均未被推翻,且经过了大量重复验证。当然,很多心理学家对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观点有很多质疑,但在情绪处理方法方面,我没看到有力的辩驳。至少我从书中收获了情绪处理能力,说明书中观点是值得信任的。所以,以教为学的过程,一定要坚持思考自己所分享的内容能不能真的站得住脚,经得起考验。

【I便签】

【what】

2023年12月,我参加了赵周老师的“学习力导师课”,参加完了之后,只是觉得老师的讲课太棒了,但是怎么运用却不知道。

于是又接着去参加“学习力导师践行营”,其中的作业就包括了分别是“拆书法”和“八大问”为主题各做一次1小时以上的讲课。

通过完成这两次讲课,我对“拆书法”和“八大问”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了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这就是“以教为学”。

【why】

然而,是不是所有的“以教为学”都能有非常好的学习效果呢?

其实并不是。

如果你只是了解多少讲多少,那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就只能停留在你本身了解的那个层面;甚至,如果你对问题是一知半解的,一旦别人质疑你,你就会手足无措,无法理直气壮地进行答疑解惑。

久而久之,你就算做再多的“以教为学”,认知也不比自己单纯读书要认知得更加深刻,而且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在别人那里还落得个“不专业”的印象,实在得不偿失。

【how】因此,怎么样才能做到让自己学习效果良好的“以教为学”呢?在备课的时候,做到以下3点:

1. 讲清前因后果:查阅大量资料,弄清楚问题的“前因后果”,包括:

(1) 这个问题是什么?如何描述这个问题?

(2) 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3) 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后果,或坏的后果?

(4)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确定适用边界:通过寻找反例的方法,确定自己讲解的方法或主题适用于哪个领域,哪种情景,哪种人群?

3.预防学员异议:假设自己是学员,会针对课程提出哪些质疑?针对这些质疑,做出预防性地解答。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想要深入研究的知识领域。

【A1便签】

【故事】上周,我做了一次中医讲座,内容主题是“辨证论治”和“毒与药”。在准备的过程中,我用韩剧《大长今》里面一段误诊的视频作为讲解“辨证论治”的“前因后果”,说明了如果不能正确地“辨证论治”,就会误诊,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想要正确地“辨证论治”,就要做到“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像有些病人觉得中医只需要以脉诊来判断病情是错误的认知。最后课程结束后,有一位小伙伴特意找到我对我表示感谢,说我解答了她心中的很多疑惑。

【反思】1.我在准备“辨证论治”的“前因后果”时,资料还是比较充分的,因此把这个问题讲解地很透彻;

2. 但是我没有通过寻找反例的方法确认自己方法的适用边界,也没有预防学员的异议,如果我希望课程做得更好,我可以加入这两部分,比如,我可以解答:“那是不是所有的医生就不可以只凭脉看病呢?据说扁鹊“望而知之是为神”,甚至有“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这又如何解释呢?”

3. 我在准备“毒与药”的内容的时候,也有用到《大长今》里面关于“毒与药”的论述,也是讲清了“前因后果”,但是也没有讲到“确定适用边界”和“预防学员异议”。

【A2便签】

【目标】在今天19:00之前,针对我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绪论部分,优化3点。

【行动计划】1.明确我要讲解的主题有几点,它们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2. 通过寻找反例的方法,确定我提出的方法的适用边界;

3. 针对学员可能出现的疑问,进行预防性的讲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