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品控手册》,关于知识服务的心法和方法
2017-05-21 本文已影响210人
350fee9655f0
5月18号,得到发布了其《001号知识发布会》。整个发布,亮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因为大多数产品,之前已经发布或者说是已经知晓。不过最值得一说的就是其《得到品控手册》。
罗胖在发布会中说到:《得到品控手册》的发布一是对700多万得到用户的敬畏,想让用户感受到得到的产品是怎么打磨出来的;二是要尽行业领先者的义务,供同行们参考,供后来者学习;三是这个手册在持续迭代,并且每天都会更新。
一个品控手册,能够成为一个发布会中的一个重中之重的亮点。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得到是在制定一个行业标准,制定这个刚刚诞生的内容提供的行业的标准,就像其一直宣称的那样:做最好的知识服务提供商。
苹果击败了诺基亚,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标杆。其工业设计和用户体验,也一直以来都是行业的标杆。而得到品控手册的发布,预示着得到除了向自己的内容生产者赋能和用户赋能外,也已经开始向整个行业开始赋能,这或许就是走向伟大的开始。
结合六子6p的文章《得到品控手册》,是内容创业者绝佳的工作指南,手册对我个人的启发
赋能
对自己赋能:可以定义自己的工作目标,并完成它;如果需要选择,可以找到判断的标准;如果目标一个人不能完成,知道如何发起协作。(这应该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标准吧)
对知识生产者赋能:有尊严的挣钱;专心的生产知识;扩大其影响力;比在其他平台合作更舒服,挣更多的钱。
赋能,可以说是手册中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汇之一。也是整个产品的核心理念。就像得到词典来解释赋能的这个词一样:不是我们牛,而是用户和知识生产者因为我们而牛。
得到词典
1. 碎片化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来自于高密度,小颗粒度度的内在结构化的信息。
2.内容提供的标准是: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3.内容提供的标准是: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4.智能内容推荐的核心是“你不知道的内容,但我们猜你会喜欢”,而不是想头条那样:你知道的内容,我们让你看更多
5.知识产品的三个维度:服务、人格、社群
6.产品选择的类型:
- 职场:沟通,自我管理,职业规划,时间管理,学习方法等
- 商业:创业、战略、商业模式、资本、管理
- 财商:投资理财、经济学
- 前沿:创新、互联网、科技、趋势等
- 心理学:心理学、逻辑学、思维等
- 人文社科:历史、艺术、文化、哲学、科学等
- 生活:亲子、两性、健康等
7.建立人格体的关键是:然给用户感知到你的服务靠谱、尽责尽心。
8.一期节目的结构
- 个性化进入,为什么要讲这个
- 建立知识坐标,打“面”,一般坐标不超过四个
- 找到一个点申发出去,并在整个知识史中给写类比。如从单一领域单一场景拓展到其他领域场景,做知识点的连接
- 心法有两个:陌生的硬知识要多,这是价值感之锚;颠覆常识,这是用户粘性之锚。
- 知识点形象化、具象化、人格化
- 增加仪式感。比如说恭喜你又收集了新知识点或这是陪伴你的第X天,期待你的...
9.内容管理
- 内容上线前以用户角度审读内容,修改高姿态、生涩、看似很牛但对用户没什么价值的内容。
- 上线后留言数变化,留言中有价值的问题,点赞和分享数据,每周各种数据变化分析。
10.避免和作者直接谈论内容本身,拿数据说话,,站在作者的角度,告诉他这样的内容是否是为自己的专栏形象和影响力加分。
11.选题
- 借力热点、做系列规划、请高手祝拳、专访对谈。梳理总结等
12.留言衡量标准是否对其他读者有参考价值,有启发或者有趣。
13.求助提问前的正确姿势:在任何求助之前,都应该拿出自己的至少三个想法,鄙视“伸手党”。
14.标题有吸引力的标准
- 能不能再短一些
- 被分享出去的时候是否有被抢读的欲望
15.内容是否有明确价值交付点?
- 能否给用户明确的赋能
- 是否可以再接近他们一些
- 能够出个题目让用户思考
- 是否可以设计个小游戏和用户互动?
- 是否可以加入让用户分享、转发、保存等请求动作
- 可否偶尔称赞、祝贺、感谢、鼓励下用户。
16.让用户完成一个任务:拍一张照片,提一个建议,寻求一个建议,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话剧、学一个技能,做一件小事等,这样的小成本动作会加强作者和用户之间的连接。长期坚持做类似的动作,形成的强大数据成为推广优势。
17.直播要点
- 直接采用大头像紧贴镜头对观众讲,强化交流感。不要几人对讲,会大大削弱参与感
- 声音清晰
- 用户对干货更感兴趣,越干货越有吸引力
- 讲述时直入主题,逻辑要短。最好不是一个需要从头看到尾才能理解的内容,而是段落性内容,用户随时进来都能有收获
18.选题标准:按照用户需求的层次,从底端到顶层以此为职场、生活、财商、商业+前沿、心理学、人文社科、思维的金字塔结构
19.选题分类
- 职场:沟通、自我管理、职业规划、时间管理、学习方法……
- 商业:创业、战略、商业模式、资本、管理……
- 财商:投资理财、经济学、财富传承……
- 前沿:创新、互联网、科技、趋势……
- 心理学:心理学、思维……
- 人文社科:历史、文化、科学、哲学、艺术……
- 生活:两性、健康、亲子……
20.选书标准
- 失练实操,可操作性强。方法技能类
- 拓展视野,丰富谈资、提升逼格、颠覆认知,逻辑清晰论证严密 。新知类新鲜有趣可读性强
- 能提供自我持续更新迭代的思考方式。思维类启发性强,论证严密,例证像是,逻辑清晰。
21.经典书籍选书标准
- 畅销两年以上
- 豆瓣评分以上
- 在全球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
22.说书标准
- 提纯,精选书中内容,做深入浅出的解读
- 知识增量 洞察、见解,除了书中作者的观点、思路、概念、方法论、心得、人生历程等外,还要从书中引发出去,适当补充知识点的更多背景,在更宏大知悉体系中去阐述,引爆书外的更多知识点)
- 提供交付感,知识的提纯和聚焦,提供清晰结构,让用户看得懂记得住能用上,
- 效率,前戏不要长、脖子尽量短、节奏拉起来、废话要少讲,
- 赋能,用户听完觉得自己变牛逼了,而不是听完觉得你牛逼。
23.写作标准:核心是用户能明白和记住这个知识么?会有兴趣去传播吗?
- 内容不是读书心得和概览,而是进行净化提纯,只选几个打动你的重点。
- 表述不追求完整精确,挑最重点说,意思到位即可。
- 要有强烈的对象感,是在面对面的交流,比如想象在和人面对面吹牛逼,要唤起其兴趣、抓住注意力,不断给其惊喜,表述的逻辑和文字要口语化。
- 结构:开宗明义,先报幕核心观点,再举例解释。逻辑层次简单,单层逻辑。
24.写作流程:
- 第一感阅读:感受。感受性精读,不要以“写稿”状态去读,而是以读者状态去感受,务必把打动你的地方做好标记。
- 精读:书中精华部分,要深刻理解、读透。可边读边用最精炼的文字把精华部分的观点、案例概括出来,最好是一个个短句,记录在文档中,作“干货记录”备用。
- 构思
- 俯瞰全书,理解结构
- “干货”归并同类项,构思口语稿结构
- 寻找、标记金句
- 写作
25.自查作品质量
- 是否有事实性错误
- 是否完全遵从原书观点
- 核心观点是否阐述清楚
- 前后文是否吻合,比如提出的问题是否解答
- 表达是否啰嗦
- 对于陌生的概念是否有口语化解释
- 是否有不必要的观点和行为引导
- 是否出现时效性特别强的表述
26.选书渠道
- 出版社每周/每月书单推荐
- 京东、亚马逊、豆瓣等榜单实时查询
27.专业内容的要求
- 可转为技能或谈资
避免长公式,复杂理论,不纠结或者卖弄专业理论,不假设大家都知道
- 专业词汇或者陌生知识要解释,可转化为听着熟悉的工作,生活场景
- 把最核心的知识点讲投
- 不要只说问题,要给解决方案
28.内容结构
- 拆分出若干个小结,每个小结解决一个问题
- 开场和结尾重点表述:我是谁,为什么我对这个对题最权威,今天分享的话题是什么
- 勾起好奇心,起题从勾起好奇心开始,给用户听下去的理由
- 直入主题
- 一个小结,只有一个中心意思,开头就亮明
- 用单层清单方式讲述如:5招,6原则,4个必要等,结构可能是金字塔形状,但是表述要单层表单结构,多层逻辑可以处理成“一、……比如…再比如…”、“二、……你看…你看…”。
- 结尾简单总结全篇主要内容,提出建议和启示,点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