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之MECE应用(上)

2018-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yes大魔王

金字塔原理大家都不会陌生,基础由序言结构(SCQA)引出结论(结论先行),然后基于这个结论开展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的论证,本人也一直在探索金字塔原理这类思维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中是如何指导我们生活的?这个方法论是飘在天上,还是非常接地气?这个方法论对我们有哪些启发?方法论背后隐藏的内容是什么?今天我会围绕这些问题,但会聚焦在金字塔原理中一个非常nb的原则-MECE原则(又名“不重不漏”原则)讨论

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对于金字塔每一层的支持论据,有个极高的要求: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彼此相互独立不重叠,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穷尽不遗漏。不遗漏才能不误事,不重叠才能不做无用功。

为了让大家很好地理解MECE,我先以一个例子带大家领略他的魅力

小明需要运送一批货物从北京到成都,小明使用了皮卡运输,货物放在皮卡的车后箱中,货物高度达到8米左右,距离程度还有800km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由于进川山路繁多,路上遇到一个山洞,山洞高度仅有7.8m,货物无法过去,这时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问题要求:

1. 不用追求最有方法,尽量枚举出所有可能的通过方法,然后把方法进行归类

2. 不用纠结方法可行性,认为一切皆可以实现

在这里面我举一些大家看到问题一下子就能想到的例子和不能一下子想到的例子:

说几个一下子能想到的:

a. 把货物从车上卸下来,分批次运过

b. 把货物调整组织结构,最高货物想办法倾斜使高度低20cm(货物不卸车)

c. 车胎放气,让车低20cm,然后过去之后再充气

d. 绕路行驶,走水路或者其他陆地通路

e. 把山洞顶部挖高20cm(可能会导致山崩??此方法慎用)

d. 把山洞的路面挖低20cm

再说几个一下子想不到的:

a. 雇一个热气球过来把车和货物从山顶飞过去

b. 找科学家研制一项纳米分离技术,瞬间传送(脑洞大开)

其实一般正常人在10分钟内也就会想到3条以内方法,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点很有意思,但是以上的方法都是我个人想出来的(虽然时间长了一些,大概40分钟左右),那这里面就引出了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在面向一个问题的时候,如何能快速输出针对这个问题全面的解决方案集合,只有有了这一步,后续才能保证我们采用的解决方案是最优的

答案肯定是有,就回到今天的主角MECE原则,先讲MECE原则应用的第一步:

找出跟解决问题相关的所有维度

先铺垫一下,什么叫维度,维度的定义是跟这个问题相关的关键因素(注意并不是答案),比如车载货物过山洞,车的变化可以是一个维度,货的变化可以是一个维度,物理结构的变化可以是一个维度,交通工具的变化可以是一个维度,这里面维度可以有非常多,那么针对这部分的正文开始

维度这部分有3个关键点:

1. 维度组合不是唯一的但选取需要互相独立

2. 选择正确的维度组合解决问题事半功倍

3. 维度的洞察没有固定方法论需要经验和能力

4. 维度的训练是反人类的,所以更要注意“刻意修炼”

第一,维度组合不是唯一的,但需要互相独立

这个是什么意思,继续回到这个例子核心问题是:车载货物过山洞,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维度:车,货物,山洞,路线,这四个可以是一组维度,那么比如高科技,物理结构也可以是这个问题的2个维度,但是这个调整物理结构,可以是调整车的物理结构,可以调整货物的物理结构,所以这个物理结构和之前的车和货维度就会有重合,所以这三个维度不可同时存在

第二,选择正确的维度组合解决问题事半功倍

比如刚才上述例子中的物理结构,这个维度就不如车和货两个维度更直观反应出解决方案,而且可能也不会枚举全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明显车,和货使我们选择过山洞时是按照操作对象来区分的,而物理结构更多的是在描述操作方法,在这类实际问题中操作对象是更具象而且更明确的

我再换用一个例子可能更清晰一些,我们都知道数学有直角坐标系和球面坐标系,那么我们在解决三维几何问题时,任意坐标系都可以使用,直角坐标系中的x,y,z其实就是一个维度组合,球坐标系的r,φ,θ是另外的一个维度组合,但是如果我们在球面问题中使用直角坐标系,或者在非球面问题中使用球坐标系,那么解决方案都会变得极度困难,所以选用相对合理的维度,可以大幅增加我们找到答案的概率

第三,维度的洞察没有固定方法论,需要经验和能力

这个相对很好理解,比如上述的例子中,如果一个人没学过直角坐标系和球面坐标系,那么遇到三维几何他将无从下手,我们在工作中面对问题也是一样的,所以这就是一般刚入产品经理这个领域中,更多的在于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一定需要应用方法论,也不一定需要解决的完美,从一次次“掉坑”中沉淀出一个产品设计的各种思考侧面,比如一个没做过产品经理的开始做产品设计,肯定考虑不到安全(风控)维度,效果统计维度等等

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维度的洞察和选择那就要依靠我们历史上的工作经验来得到,这里面定期的总结是可以快速提升自己对于问题思考维度的累积的,我们是通过一次一次的反复“打击”来积累经验,还是通过一次一次的“总结”来防患于未然积累经验就决定了一个产品的上升速度

第四,维度的训练是反人类的,所以更要注意“刻意修炼”

先看一下下图,左边的图其实是我们一般人在处理问题时的反应,右边是我们刻意才能做到的思考方式

思维模式升级

为什么说上述图中的右半部分是"反人类"的呢?这跟人类大脑思维的工作模式有关,本身一个完整的思考(上图的右侧问题->维度->答案)来讲对于大脑来说是一个非常耗精力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的大脑会将我们一声遇到的各类问题都整理好,存储下来,当遇到一个问题是我们会自动联想到相关答案(且局部最优),这个机制有好有坏(当然还是利大于弊),好处是我们人一天遇到的问题或决策可能有成千上万个,不可能所有问题我们都从问题->维度,那效率太低,毕竟大部分事情不需要做到解决方案全局最优,坏处是,如果完全依赖大脑这个机制,将极大地阻碍一个人思维深度的提升,在完全依赖大脑我们就只能依赖不断地经验成长来提升决策能力,所以我们刻意进行大脑训练

这个可以从生活中的很多小事来入手,比如我周末开车去天津的时候发现突然快没油了,那么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在这时有多少种办法可以处理,我分了:不更换交通工具,和更换交通工具2钟维度,第一个维度可以想到,找加油站,或者求助让别人送油,第二个可以想到打顺风车,坐高铁等,虽然大家可能会觉得比较可笑,但是其实这个是刻意在练习大脑的工作习惯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维度这件小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不要马上思考“答案”,而是先定义这个问题的维度,给自己的思考构建一个“维度层”

那么有了这些维度之后,我们就进入MECE的第二步

构建维度之间的逻辑树

一种方法是我们可以直接基于这些维度开始构建我们的解决方案,比如如果我给你刚才车过山洞这4个维度,是不是感觉就可以在10分钟内想出非常多的方案,所以维度是帮助我们思考问题全面的一项利器,这个例子是一个解决方案依靠单维度就可以推断出来,因为相对解决方案过于简单,基本单维度下即可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不是能通过单维度直接得出解决方案,更多的是需要通过不同多维度共同作用解决得出,这个例子虽然不太直观,但是我们依然以这个例子来尝试说明一下,多维度之间可以进行构建解决问题的"逻辑树",比如下图

维度逻辑树

逻辑树的好处是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维度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真正在工作终于到的问题和维度不一定会是这么简单,方案可能会涉及到多维度之间的组合,这时利用单一维度思考问题可能还会不全,所有在这里,我推荐先可以按维度级别进行一轮思考,然后第二轮思考看维度之间是否可以有组合关系再来思考解决方案的全面性,其实逻辑树不止有一种构建方式,比如我在上图中任意交换维度的判断位置也都可以,不影响问题的全面性,只不过不同的逻辑树,有些会觉得“很合理”,有些可能会觉得“有点别扭”,这其实就是我们对于不同因素需要在哪个层级的放置是否合理,比如不能把影响解决一个问题的特别小的因素放在顶层,尽量是按照因素的重要性来逐层放置

以上2部分,找到问题相关的所有维度,和构建合理的逻辑树是我们可以穷举问题答案的一种思维习惯,适用于各行各业,甚至生活中的大到工作决策,小到柴米油盐,都可以使用,由于我本身是产品经理,所以下一期会以产品工作中的一些实际案例来看这样的思考模式是如何应用在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中,当然我也会给大家介绍一些产品经理的常用的思考维度,敬请期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