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外出务工的人心里都藏了多少秘密?

2018-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AM听说

趁着年轻,

只要不会被饿死,

就该出去走走。

川流不息,灯火阑珊,

并不一定就会让你因此陷入灯红酒绿。

反而可能会让你感到有压力。

01

我第一次离岛,

是在2010年的国庆节,

去上海看世博会。

两个字:激动!


记忆中的两种“上海”,

《上海滩》和城市宣传片。

看起来都很有性格。

我对家乡之外的城市也会向往,

看电视会不自觉带入。

幻想大学毕业后,

在大城市工作、生活。

朝九晚六,

7寸高跟鞋,

一身职业装,

超薄Macbook。

......

嗯,果然只是幻想。

02

人家说,

看一个城市的地铁就知道这座城市的发展,

同时也能看出城市里的人的发展。

是的,我看到了。

脚步快的一批,

走慢点就会被挤死。

“你为什么要来深圳?”

这是前段时间我常挂在嘴边逢人就问的问题。

听到最多的回答,

是“有机会赚到钱,比在老家好”。

北上广深,

一直是年轻人向往的地方。

包括我在内。

不是觉得家乡不好,

甚至它可能比深圳更好。

因为那是我家。

但就是想在外面的土地滚一滚。

永远只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和井底之蛙有什么区别?

可想起来也好笑,

明明已经决定到深圳来被社会蹂躏一下,

但在走之前却怂了,

因为怕被社会玩死!

但来了之后发现,

当初真的多虑了。

这是一座看起来像是个奶妈的城市,

它滋养着每一个怀揣梦想,

从四面八方到这的年轻人。

这个比喻可能有些难听ヽ(*。>Д<)o゜

但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为了梦想,赤手拼搏,没有靠山。

它会给你宽容任由你折腾,

无论成功失败。

难怪会有这样一句宣传语,

“来了就是深圳人”

因为它真的有容乃大。

所以我当初幻想被玩死是不存在的,

因为我的段位还不配被这座城市玩死。

只能自生自灭。

03

过惯慢生活的我,

在这座城市里走三步等于上班族走一步。

但不得不说,

一线城市轮轴转的快节奏,

真的让人很有紧迫感。

因为稍微慢一点,

可能就会错过一班车,

更严重的是可能会买不到路口皮薄肉多的烧麦。

这样的紧迫感在生活上会强制你做好计划,

而在工作中会要求你不断进步,

否则淘汰就在一瞬间 !

我的教练是江西一个小镇上的,

他告诉我,

他之所以来深圳当教练,

是因为觉得都一样是当教练,

那为什么不去一个大城市当?

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让我想起我妈跟我说的,

她们那时候只要有一个人上省了,

就会纷纷有人让你帮忙介绍工作了。

有个表姐就特别有骨气,

跟我舅舅说“我也要去省城”

“我帮你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工作吧”

“没关系,我自己找,就是在省城收瓶子也比在村子里多”

话是有点粗,但理不粗。

04

这座城市教会了我怎么抓住时间,

教会了我怎么去努力。

两年时间,

我尝试过同一种岗位不同行业的兼职。

这些经历带给我的不是金钱,

而是经验。

我从不觉得在现在的年纪努力赚钱才是目的,

因为我害怕那种盲目赚钱的心态会成为我人生的终点。

反而我觉得在这个年纪,

更多的应该是要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

感受社会对我的蹂躏,

接受工作向我抛来的炸弹。

每天上班的人很多,

地铁不会等你,

公交不会等你,

摩拜不会等你,

所以你要抓紧时间。

每天工作的内容很繁琐,

热点时效性不会等你,

知识储备库不会等你,

工作更不会等你,

所以你要更加努力。

宝贵的时间是有限的,

我们也都不得不承认,

成人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反而是这样的“不容易”,

让我们变得更加重视攥紧在手里的时间。

无论是赚钱还是学习,

都应该好好感受每一刻。

毕竟无论好坏,

它都是你人生的经历。

ps:

谢谢你,

深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