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傻子
热搜上面说,大学生对钱没有概念。
点进去一看,是一个学生平时买蔬菜沙拉吃。
就想着自己买点菜试做一下。
去提货的时候,才发现买回来的东西有两袋子。
让她们惊呼原来两顿外卖的钱可以买这么多食物。
评论里也在说,大学生花惯了父母的钱,根本不知道世道艰难,赚钱不易。
还有人提议学生们都去自己做做兼职,才知道钱有多难赚。
看着这些评论,真心为大学生叫冤。
现在的大学生经常被拿出来调侃,说他们眼里有清澈的愚蠢。
好像十几年的苦读就造就了一群干啥啥不行的巨婴。
很多关于大学生的热搜,都像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段子。
就好像他们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挥霍着父母的钱,在学校里虚度光阴。
可现实里的大学生真的是这样吗,至少我不这么认为。
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家境优渥,只不过是娱乐至死的年代,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那些让人发笑的人身上。
那些挣扎在温饱线的大学生,根本就不会被看见。
至少我所认识的零零后中,没有网络中那么浮夸。
很多大学生花钱都很有分寸,每个月的生活费根本没法让他们肆意挥霍。
仅仅是顿顿吃好,就能把生活费花的一点不剩。
天天叫外卖和到处玩的,只不过是一小波人。
且很多大学生早就已经意识到了生活不易。
除了父母给予的生活费,自己的零用都靠打工和兼职赚取。
放眼望去,餐馆里服务的都是年轻的学生。
把他们说成是只知挥霍的废物,实在是不公平。
对大学生的评价,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往前推几十年,大学生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哪里除了个大学生,都要点爆竹庆祝。
当时的人也都觉得能考上大学的人认知比普通人强很多。
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会向他们寻求帮助。
可到了如今,大学生越来越多,反让他们成了不值钱的廉价劳动力。
大学生这三个字,也再难获得当年一样的尊重。
这样的两极反转,是时代发展的原因,也有一些人无端的偏见。
到了今天,大学生的确遍地都是。
但他们并非是毫无作为的人,即便不像早些年那些稀缺,也有着优于常人的认知和素质。
大学生不是万能的,也绝非段子里那么呆气。
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时下的学生,把他们贬损的一文不值,只能暴露自己的狭隘。
任何群体都良莠不齐,因为少部分人给全部人贴标签。
对那些正在努力奋斗着的大学生不公平。
生活对每个人都不易,少点偏见,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