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面面观

2018-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鸣沙石丨写作群招人

在完成本周关于构建原则的白帽输出时,我想起了之前积累的很多内容,也倾尽全力搜索了自己能接触到的所有相关信息。

有一部分信息比较散碎,所以只能综合在一起进行表述了,我给它们梳理了一个体系,下面一一道来:

原则产生的基础

薛兆丰老师提到过一个观点:我们是被东西不够、时间有限、互相依赖和需要协调所束缚的。

  1. 我们身为一个普通的生物体是被约束的,包括智力、寿命、颜值和本能。

  2. 我们面临的资源约束,包括3个方面内容:

因此面对这种宏观的约束,原则就是解决方案。

一句话的解决方案:保证责、权、利的统一。

三个方面的平衡:欲望、恐惧和认知。

在解决这些约束方面,其实是有一定现成的解决方案的,主要体现为四大规范、两个参考:

第一大规范是风俗习惯的约束。
第二大规范是道德规范的约束,包括个人修养和家庭修养两个方面。
第三大规范是法律规范。
第四大规范是宗教规范,也称信仰。举个简单的例子,佛门告诉我们:烦恼就是我们所执着的,正是束缚我们的。

第一个参考是人性。我们每个人心底都住着一个小精灵,它可以天然的分辨善恶对错,所以苏格拉底才说:不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而反省就是要经常倾听内心这个小精灵的声音。

第二个参考是知识、科技的积累。我们所熟悉的工作流程、套路、经验都属于这部分,这些都是智慧积累下来的结晶,它本身就代表更高效率的资源使用方法。

最后借用作家梁晓声的四句话来给我心目中的原则画个像: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无需提醒的自觉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