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女林徽因,那个富有书卷气的女子到底有哪些顶级魅力?
说起林徽因,那个因为美貌和才华在民国时期备受瞩目的女子,到如今依然受到众多女性甚至是男性的仰慕与赞美。
这个活在书卷里的才女,背后又有哪些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背景呢?
01
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各种文化的熏陶
作为民国十大才女之一,林徽因在历史上就是个活在诗歌和书卷中的“完美女神”。她美丽,有才华,并且见多识广,所以到今天依然受到众多男女的称赞与褒奖。
而她身上散发的才情,很大程度上也与她的家庭有关。从她一出生,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让林徽因从小就受到文化的熏陶。
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原本也是清贫出身,但其祖父才思敏捷、知识渊博,通过参加科举考试顺利成为当地的朝廷官员。
林家也因为祖父的仕途渐渐地积攒了相当的家底,成为了当地的名门望族。
这之后,祖父林孝恂特别重视对自己子女们的教育,特地办学堂教儿孙读书,让他们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
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其父亲的教育下,传承了父亲的思想和眼光,二十多岁就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学习研究政治和经济。
林徽因和父亲林长民
另外林长民还精通外语、书法、留学回国后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就在这样充满读书氛围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加上林徽因本身天资聪颖,所以从一开始,林徽因就表现出别人身上所没有的才情与审美能力。
02
跟随父亲游历欧洲各国,出国经历增长了她的见闻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生前其实有三位妻子,而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作为林长民的第二任妻子,虽出身富商家庭,但因为无才无貌,性格也不好,渐渐受到林长民的冷落。
虽然对自己的母亲不怎么关怀,但林长民却对于林徽因这个女儿还是十分喜欢的。
因为接受过西方的思想教育,所以林长民并不像当时的很多人那样有“男尊女卑”或者“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落后思想,相反林长民特别重视对林徽因的教育。
当时他不仅让林徽因读书识字,还亲自带着林徽因去欧洲游历,并且在游历的过程中还给林徽因请外国教师传授知识。
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在伦敦寓所也是在欧洲的那段时期,林徽因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她积极接受先进的思想文化教育。
父亲出门不在的时候,她通过广泛的阅读来克制对家和母亲的思念。所以那段时间的学习经历,也为她后面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另外,也是在这段欧洲求学的经历中,那时还是个十几岁少女的林徽因邂逅了当时已是有妇之夫的徐志摩。
当时,徐志摩和林长民是好友,所以他常常去林长民的住处和林长民寒暄。
当徐志摩初次见到这位才情与美貌兼顾的女孩子,徐志摩就开始对她一见倾心。
为了林徽因,徐志摩甚至不顾当时家庭的反对与世俗的批判,下定决心与妻子张幼仪离婚。而当时,张幼仪还一个人带着他与徐志摩的孩子。
这放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可能会说徐志摩就是个名副其实的渣男。但是从他的文学造诣,从他大多数的诗歌中看得出其实这也与徐志摩的性格有关。
徐志摩是活在自己理想当中的人,他一生都在追求美,为了美,他可以不顾一切。(后来与陆小曼结婚,尽管多方阻挠他也甘愿为此付出一切。)
而可贵的是,当时的林徽因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她能抵制住来自身边的诱惑。
尽管当时风度翩翩,在文坛上已有些名气的徐志摩对她展开了强烈的追求,她也能静下心来分析事件发生的后果。
正是她宏大的格局让自己的气质、涵养一步步提升,成就了她后面的故事。
她不想伤了对方的妻子和家庭,更重要的是,她不想一辈子怀着愧疚沉陷在这样的儿女情长之中。
她知道如果答应了徐志摩的追求,那可能会让自己的家人失望。于是,她理性地选择了放弃,最终成就了徐志摩的诗,也成就了自己的才。
03
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
爱情是人生的一道关卡。纵观林徽因的一生,在爱情的道路上,林徽因遇到了三位多才多艺的男士。
一位是为她而甘愿与发妻离婚的徐志摩;一位是一直择邻而居的哲学家金岳霖,一位是名门之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
同时面对三位优秀的追求者,林徽因最终还是选择了梁思成。新婚之夜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说了吗?”
林徽因与梁思成其实作为名门望族的青年,梁思成从小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学识和才华并不逊色于林徽因或者是徐志摩。
初见林徽因时,梁思成18岁,林徽因15岁。他为她的美貌和气质所深深吸引,不能自拔;林徽因后来也因为梁思成的忠厚老实而渐渐倾心于他。
这之后,在两人感情逐渐加深的过程中梁思成更是对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而更令林徽因感动与难忘的是,梁思成愿意为了顾全自己的理想,将他的学习方向改为了建筑学,从此两人除了感情,在工作上也有了更多共同的话题。
梁思成本身就擅长绘画,所以学习建筑学也是得心应手。后来两人还在梁启超的安排下一起去了宾夕法利亚大学学习建筑学。
然而当时宾西法利亚大学的建筑系不收女生,所以林徽因只能去美术系。但又因为林徽因对功课极其认真,并且天资聪慧,两年时间内就获得了美术学士的学位。
然后因为梁思成在建筑系,她就作为建筑系的旁听生,不久以后竟然成了这门课的辅导老师。
当时优秀如林徽因,但梁思成也丝毫不逊色。学习建筑学的梁思成后来成了领域内的权威专家,而他在建筑学上对林徽因的影响,无疑又促进了林徽因在建筑学方面的见识和能力。
04
热情好客,广结当时的青年才俊
林徽因和梁思成留学回国后就定居在北京东城区。那是一座幽雅的四合院,院中有马缨花和丁香树,客厅中的墙上挂有字画。
颇有生活情趣的女主人将其布置得十分温馨舒适。而隔壁后院,就住着清华教授金岳霖。
每逢周六,这间四合院的客厅就会成为京城最热闹的文化交流场所。当时,胡适、金岳霖、沈从文、萧乾、朱光潜等城中名流,皆是梁氏夫妇的座上宾。
太太客厅的主人林徽因“太太会客厅”的氛围是轻松愉快的,这些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名家泰斗,不谈功利,只谈学术艺术等风雅之事,喝的咖啡都是隔壁金岳霖家厨子按来客喜好的口味调制而成的。
而林徽因自然也是众人中的焦点。她幽默健谈、见识广博,几乎垄断了当时的聊天,让人插不上话,也移不开目光。
所以那时候林徽因家的客厅里,可以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梁氏夫妇也因为广博的学识和热情,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前往“太太的客厅”。
因为林徽因当时的客厅聚会,同样作为民国才女的冰心还专门写了《我们太太的客厅》。也正是因为这篇文章,林徽因和冰心因此结怨。
当时大家看到这篇文章,都觉得冰心是在讽刺林徽因,这也深深的刺痛了林徽因的自尊心。后来林徽因也派人送了一坛又陈又香的醋给了冰心,暗意是冰心在吃醋。
其实林徽因说话从来不拐弯抹角,好胜心又很强,所以很难和女性有很深的关系。
而冰心也是心高气傲的性格,她在林徽因的面前基本没什么优势。在相貌上,冰心是没有办法和林徽因相比的,在写作方面的才情也是有差距的。
冰心与林徽因尽管冰心写了《我们太太的客厅》,但林徽因除了送冰心的那坛醋,也没有明着去指责冰心的不是。可见林徽因也不是一位爱斤斤计较的人。
05
经历战乱之苦,流亡日子加重了身体疾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沦陷。不久,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决定离开北平。
他们抛弃了曾经拥有的精致家当,潦草打包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就那样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而此时的林徽因,肺部已经出现了空洞。
从北平总布胡同3号精美典雅的太太的客厅,到四川李庄某处一个破败凄凉的小院子,一路奔波的途中,布满战火与荆棘,林徽因也在这些逃避战乱的日子里一天天消瘦下来。
但是她的眼里,始终都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性,可病魔不会被她坚定的眼神所吓到,开始一步步攻击她脆弱的身体。
这个如空谷幽兰一般的奇女子,尽管那段时间里自己生着病,她还是要想尽办法来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在病痛中,在李庄,林徽因从那个娇气的林家小姐,变成了一位直面生活的妇人。
战乱过后,林徽因在流亡之时落下的病根始终都不见好。1955年3月底,林徽因一直高烧不退,生命奄奄一息。
3月31日的一个深夜里,林徽因用微弱的声音对护士说:“我想见见梁思成”,可是却被缺乏耐心的护士给拒绝了:“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说吧”。
林徽因一直坚持的等着天亮,但是到凌晨6点20分的时候,还是没有等到梁思成,最终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林徽因去世这一年她才51岁,之后遗体被葬在了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林徽因去世七年之后,已经61岁的梁思成因为年老需要照顾,而他的老岳母——林徽因的母亲也同样需要人照顾。
所以这时候清华大学建筑系秘书林洙成了梁思成的伴侣,陪着梁思成走完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