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行路中体验着小思考
放下手中的工作,从上海跑到杭州,来到阿里的支付宝大学,是值得的吗?这一天是有意义的吗?
行程的安排上,七点二十六的车,六点十分开始网上约车,一直等到六点三十才约到。坐上车,七公里不到的路,司机足足开了半个小时。六点十分至七点,整整五十分钟的时间,直接交付现金成本是32元。如果改成公交加地换地铁的方式15+9+20=44分钟,直接现金成本4元。无论从时间的机会成本还是直接现金成本上来说都是后一种选择更为有利,那为什么就没有去选择第二种呢?在做出选择之前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记录,心里以为打车是要快于公共交通的,却忘记了早上会有堵车的风险成本在里面。这个节点从叫上车到车在路上跑都有极大的风险在里面,而地铁堵车的机率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到了杭州从高铁站到目的地,同样可以直接打的或是转地铁后再短途打车。十公里的路程,的士司机在路上整整开了60分钟,坐在车上眯着眼睛足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直接付出的现金成本是70元。回来的时候通过先短途打车至最近地铁站后转2次至高铁站,时间差不多,走的路也不少,现金成本花了20元不到。
出于商务角度来说不用如此计较与考虑,当机会成本增大的时候,直接现金成本就必然地要去想多一些。如果还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呢?比如地铁上还可以阅读呢?节省下来的时间还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打车的话因为相对有交流的空间与机会,可以认识到新朋友,掌握一些坐公交、地铁上收获不到的信息呢?比如今天可以了解到,上班族妈妈,除了正常的工厂上班,还可以利用早上的时间平台接单开车赚零花钱,但有时因为违反了交规反而让自己倒贴呢。却也没有受到影响,每天依然出车。这只能说明,获得比付出的多才会做这件事。 在整个往返的行程当中,明显地感受到不经常外出的人反映就是会慢下半拍,乘车码都不知道该如何快速调出来。
总之呢,当一直宅在家里安适的生活的时候,对于陌生环境的适应性就自然的退化了下来。如果要更快地适应这个社会,获取更多的优势资源,真的需要走出去,经历不一样的事,见识不同的场景,过招不一样的人,才会形成真正的强大的自己,而不是绻缩在某一隅,自我感觉无比的美好。
杭州的阿里蚂蚁集团园区绝对是个高大上的地方,可惜除了展厅和教室,根本不让在园区里体验风景和其宣传到位的企业文化。通过模糊的眼睛有种错觉:这里的员工好年轻,这里的工作好自由,无论什么时候出来,园子里都有人在吃东西,都有员工在悠闲地散落在角角落落。每位相遇的人都有一比坚定的眼睛,这份自信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特别地吸引人向他们靠近。展示在大家面前的小红人,精瘦而实干的样子,象是无数只蚂蚁化身后的提炼:加油干,努力的少年们!
去年3月才成立的大学,13个月的时间,课程、师资、项目运营三大体系已经搭得相当的完整,能向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培训人分享一整在的时间。而且分享的质量还不错。有培训价值的赋能思考、学习型组织打造、课程中台打造、数字化历史发展课程开发、餐饮业课程的构思与实现等等。真真正正的做了不少事,才会分享得如此精彩。
(齐帆齐微课第83篇,共1245字,累计1335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