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一场不应该被遗忘的实验
世界离独裁有多远?
德国导演丹尼斯•甘塞尔透过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浪潮》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5天,世界距离独裁只有5天!电影同名小说,被美国、德国、以色列列为公民教育必读本。
01 关于真实的“浪潮”实验
电影《浪潮》改编自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布克柏莱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
1969年4月,克柏莱高中,历史课堂上,一名学生向历史老师罗恩•琼斯连续提出三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对此,琼斯不知如何作答。
随后,身为历史老师的琼斯决定开展一项大胆的实验,一个在教室里重建微型纳粹德国的实验。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的学生亲身体会法西斯主义,不仅是体会其恐怖,也包括体会纳粹的魅力。
星期一,纪律铸就力量。通过口头投票,琼斯成为课堂上的“元首”,开始纠正大家的坐姿,要求学生发言必须站立,并尊称他为“琼斯先生”。如果不服从者,可以选择退出。
星期二,团结铸就力量。琼斯在黑板上写下了“纪律铸就力量、团结铸就力量”,并要求大家像军人一样踏步,试图给“独裁班”的学生们一种优越感,一种其他没有学生没有的优越感。随后,又集体决定将白上衣与牛仔裤定为他们组织的制服。
星期三,行动铸就力量。课堂上,大家一起定义了组织的名称—“浪潮”,并决定了浪潮的标志。值得一提的是,在这节课上,唯一没有穿白上衣与牛仔裤制服的卡罗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被大家无视,没有人愿意和她交流,并被视为异类和不合作者。
星期四,自豪铸就力量。学校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浪潮”中来,有人提议“浪潮”应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手势。于是,一个“右手在胸前划波浪”的手势被认定为“浪潮”的手势和问候礼,并且凡是不能做手势和问候礼的人,都不能进入学校。现在,“浪潮”出现的告密成风、专制等一系列现象让这个实验朝着越来越不可控制的局势发展。
星期五,琼斯这种激进的教学方式收到了来自校方与学生家长越来越大的压力。值得一提的是马尔科因为女友质疑“浪潮”情绪失控,竟然掌掴女友;有成员因为拉拢他人参加“浪潮”遭拒,就殴打被拉拢人,等等。面对越来越难以控制的局势,琼斯下定决心终止实验。
星期六,学校礼堂,在一片“叛徒、叛徒”的高呼声中,对“浪潮”提出异议的马尔科被人争先恐后地抬上台接受惩罚。此刻,琼斯利用大黑白银幕放出希特勒头像,并告诉大家:“现在我们所做的,就是当年纳粹法西斯所做的”,并宣告实验结束。至此,一场被集体异化的奴役之路被阻断。
由此而改编的电影结局却更富有戏剧化。以前常常受到校园霸凌、被同学们称为“软脚虾”的蒂姆不想失去现在被成员平等对待的尊严,在乞求琼斯不要解散“浪潮”无果后,拔出购得的手枪杀了一个同学后,在绝望中选择饮弹自尽。
02 不要把一座大山看成一个小土丘
每每提及纳粹法西斯主义,人们都是谈之色变,万分惊恐。可是当这一切变成日常的风和细雨时,却失去了应有的警觉。
有人说,《浪潮》带给我们要警惕法西斯距离我们只有五天。
有人说,实验告诉我们这是一场个体意志对抗集体意志的最终胜利。
但我想,实验告诫我们不要简单地把过去的历史只是当成个故事听,要牢记历史;告诫我们作为独立个体,要有不盲从、不短视的意识,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创造。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讲到:“人一到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就像故事中的蒂姆,从经常被欺负、被人称为“软脚虾”,到参加“浪潮”后被人尊重,获得归属感、成就感,再到面对“浪潮”被他人诟病对他人大打出手,面对组织解散选择枪杀他人后饮弹自尽,这一切都是“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
在当今网络新媒体高速发展,娱乐至死的时代,碎片化信息爆炸、“容器效应”显现,让越来越多的人放弃思考、选择盲从,变得越来越短时、自私、浮躁。
面对不了解的事情随意评论指点、发表意见;
面对网络新闻,基于只言片语、一鳞半爪就急于发表主观判断,未知全貌就不加思考地攻击谩骂却不自知。
追求新奇,任意消解历史,宣扬历史虚无主义;
其实在他们看来,事实不重要,肆意宣泄心中的不满才重要;事实不重要,让短视、浮躁的人越陷越深,愈发沉沦才重要。
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还坚守在人的航道上,就是因为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维。面对爆炸式的信息碎片,学会选择那些真正为我所用的;面对信息,先质疑、先思考、先判断;面对是非对错,学会说不,哪怕会被人认为是不合群,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坚守住了为人的最后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