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销售职场漫谈财务自由之路

品牌怎么把产品卖给我们

2021-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xiaolang读书
企业总是很狡猾,用各种各样的策略让我们上当:陷于他们的品牌之中,我们防不胜防。

而当我们想要逃离时,却发现我们根本逃不了。我们已经很依赖这种这些产品和品牌了。你可能想象不到,在我们还没有出生时,这些品牌就已经盯上了我们

在说品牌如何盯上我们之前,我们来认识一个人:马丁'林斯特龙。这位满脸通红的美国胖子,是全球有名的品牌营销大师,曾担任世界多家顶级公司的顾问。包括麦当劳、宝洁、雀巢、美国运通、微软、迪斯尼,同时,他也是《金融时报》、《今日美国》、《财富》、《华盛顿邮报》、《哈佛商业评论》等知名媒体的特约专栏作家

我甚至不知道他为什么可以成为专栏作家,拿他的书籍《品牌洗脑》和《痛点》来说,他使用文字的能力确实很一般,逻辑性也很差,段落与段落,句子与句子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我的感觉是:他只是想到了什么便写什么。但是他的书又很值得一读,他在品牌营销上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他的营销知识系统而又全面

就是这样一个资深营销大师,他对那些营销策略了如指掌。而当他决定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对品牌进行为期一年的戒赌:不购买新的品牌商品。但坚持了六个月之后,他还是失败了,这就是营销对于一个资深营销大师的影响力,更不要说营销对于我和你这样的普通人了

看到这里,对于营销,你还认为你可以置身事外吗?

我们还是来看一看品牌和营销人员的那些伎俩吧!

一、我们还在娘胎时,品牌就已经把营销对准了我们

1、如何培养一个天生的购物狂

你知道吗?我们会喜欢母亲喜欢的音乐。在我们还在娘胎时,只要母亲每次给我们播放同一种类型、同一个人(组合)的音乐;并且,如果母亲听到这种音乐时情绪较为高涨。等到我们出生以后,也会有同样的音乐反应。这就是品牌可以把营销之手伸向我们的由来。

同样,当我们在娘胎时,如果母亲很喜欢逛商场,购买许多东西。我们就很容易变成了天生的购物狂。科学家许多年前就发现,孕妇说话的声音可以传到子宫

狡猾的营销者们是怎样千方百计利用这一点的呢

亚洲一个大型连锁超市意识到了孕妇会花很多时间购物。毕竟在女性怀孕时,他们最情绪化,这来源于怀孕时荷尔蒙的变化以及期待新生命降生所带来的紧张情绪

于是,他们开始在购物中心服装区域的每个角落喷洒强生的婴儿爽身粉,然后在食品饮料区注入了樱桃的气味;他们还开始播放舒缓的音乐,而且是孕妇们儿时流行的音乐。结果婴儿出生以后,孕妇一旦进入超市,婴儿就会安静下来,而在多年以后,这些孩子喜欢上了这家购物中心

2、人如其(母)食

有研究表明,如果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抽烟,那么他们的孩子很可能在22岁之前成为吸烟者

相似地,如果准妈妈们在怀孕时吃了大量的垃圾食品,那么孩子以后也很可能会喜欢垃圾食品。胎儿能够通过羊水感受到母亲进食的味道

不管你信不信,品牌公司深知这一点,并将这一点转变为公司的竞争优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可比克公司通过对气味进行比对研究,推出了一款深受儿童喜欢的糖果,并将它们大量免费分发给儿科医生和孕妇

不久后,从未生产过咖啡的可比克公司推出了一款糖果口味的咖啡。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种咖啡一经面世即刻获得了妈妈和孩子们的喜欢。

他们对糖果口味咖啡的评价是:口感醇厚爽滑,还能激发出怀旧情绪及归属感。很多妈妈说,当他们给挑剔、哭闹的宝宝喝一小口可比克咖啡,宝宝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立刻安静下来

3、婴儿最初的品牌

你是否有这样一种感觉?吃饭时你喜欢的味道,从你咿呀学步的时候开始到现在就一直没有改变过;你喜欢穿的衣服颜色也是固定的。你甚至会好奇,为什么我们很多习惯从未改变过?

不仅你和我是这样,全世界所有人都是这样,道格拉斯'洛西克夫在《大脑操纵:营销不能说的秘密》中这样写道:通过在早期“播种”他们的产品和形象,营销者达到的效果不仅仅是发展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还确实能培养人们对品牌的情感

播种什么呢?

游戏。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公司常常将品牌和游戏结合起来。当然,他们的技俩不限于这样。很多食品公司还经常出售糖果,谷物食品和垃圾食品,他们运用多媒体游戏、在线测试和手机应用程序,来和小消费者们建立起密切的关系

“幸运护身符”网站的一个游戏邀请孩子们参与一个虚拟的“幸运小妖精”之旅;“苹果杰克”推出了一个叫Race to the Bouul Rally”的“IPhone” 赛车游戏应用,孩子们通过收集“苹果杰克”的麦片来获得赛车点数;“蜜蜂燕麦圈”的网站让孩子们用标志性的吉祥物BuzzBce来制作自己的漫画

反观国内的支付宝、QQ、微信、淘宝等APP。也都有用小游戏来吸引孩子和一部分成年人,培养他们的产品忠诚度和认知度

支付宝的蚂蚁森林,你一定非常熟悉吧!有一段时间,我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取自己的能量、偷取别人的能量

还有蚂蚁庄园里的小鸡,每隔几个小时,我就会打开一次支付宝给小鸡喂食。他们的“游戏广告”的确很有效,现在,我使用支付宝的次数已经很少了,但只要有需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再次使用它

这些游戏广告给相关公司带来了很多好处,第一,他们让营销者绕开了“电视上不允许播放垃圾食品广告”的规定;第二,他们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孩子们会和他们的伙伴一起分享游戏,孩子们不经意间已经成为品牌代言人;第三,这些游戏让孩子们上瘾,因为游戏运用了多种强大的诱导手段

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很清楚,游戏广告可以从孩子们很小时就开始塑造他们持久的偏好。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开始使用某个产品时的年龄越小,我们就越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使用、一直使用。因为信任一旦产生,就会不断建立各种链接

4、释放内心的小野猫

如今,男孩和女孩的青春期来的越来越早,也就是性早熟

这意味着,他们要消费某些产品,比如剃须刀、剃须膏、洗面奶、青春痘胶、汗喷雾、化妆品等等。

营销商深知抓住这些目标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像这些即将到达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们低价销售产品,甚至是免费提供、赠送

看看这些营销人员是如何培养出一个终身酒鬼的吧

先让他们早早的尝试一种带酒精的、甜味的、类似汽水的有色饮料。这种酒精软饮料在13岁女孩中广受欢迎,并占据了这个群体所消耗的酒水饮料的29%

“女孩情报局”更是直接在全美招募了十万名女孩作为游击营销者,并为他们提供产品的独家优惠、免费的网上时尚咨询。然后把他们安排到世界各地,让他们和自己的朋友、同学谈论这些产品。

接着,该公司举办了一个活动:包厢睡衣派对。这个“无害的”通宵派对,每一名游击营销者可以邀请11个朋友参与,当然,公司在派对上发放免费的产品,包括DVD和化妆品

5、欢迎来到成人世界

男孩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开始需要各种产品,成年之后也是如此。不少品牌把刚刚成年的青少年定为营销对象。剃须刀、香水、烟和酒,甚至保时捷的产品中也出现了未成年的身影

一个小男孩坐在教室里幻想自己拥有一辆保时捷。幻想中,他来到了保时捷专卖店橱窗前,驻足良久。接着,他要了销售人员的名片:“我会在20年后再来找您”。

这时画外音响起,话外音这样说道:关于保时捷,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一时刻,你知道你想要拥有他,又在某一个时刻,你第一次拥有他,而真正折磨人的是,在这两点之间,要经过10年或者20年

星巴克的发言人布兰登'伯尔曼曾说:我们需要面对现实,一旦有孩子走进我们的店铺,我们就要确保我们有适合他们的产品

6、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客户在做出购买决定时,是父母在影响孩子还是孩子在影响父母?

营销大师们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正在相互影响。我们在制定营销策略时,不得不同时考虑这两个因素

詹姆斯'麦克尼尔指出:70%的自发性食品购买都是源于一个喋喋不休的孩子

在某些时候,孩子的吵闹的确比营销人员的话有用得多。而有的孩子直接坦然:如果我不使用父母曾经使用的产品品牌,我会有负罪感,感觉像是背叛了父母

————————正文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