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天下美国热点头条

大选揭幕,美国总统竟然是这样产生的?

2020-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7db4b8ca2725

1.目前形势

2月3日,艾奥瓦州举行了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共和两党第一场初选。自此,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正式拉开帷幕。初选结束后,两党将分别在7月和8月举行代表大会,确认初选结果,正式推出各自候选人。

其后,两党参选人将展开正面交锋,直到11月3日选民投票选出总统为止。从初选到大选结束,整个过程将历时274天,这是四年一度的、世界上历时最长的选举。

换言之,目前美国总统大选仍处于初选阶段,两党将在此过程中各自选出1个代表本党参选的总统候选人。

在美国的选民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用来形容两党初选的老话:“民主党人坠入爱河,共和党人选边站队”。意思是,民主党选民会按自己喜好选择意中人,因此支持者力量较为分散;而共和党则相反,他们会以集体为重,集中力量支持其中一个人。

驴象之争

这句老话在目前来看,再次得到印证。民主党方面,已经举行了几场电视辩论,各民主党参选人针锋相对,势均力敌;而共和党方面,推出的几位参选人毫无竞争力,总统特朗普一枝独秀。

特朗普在竞选演讲中,闭口不提党内竞争对手,已经开始攻击弹劾他的民主党。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在初选中,共和党这边,悬念不大,特朗普成竹在胸;而民主党这边则还充满变数,被视为热门的参议员桑德斯,在艾奥瓦州初选中,仅以不足1个百分点的优势险胜异军突起的36岁参选人布蒂吉格(Buttigieg)。

此外,民主党桑德斯这边还有两个强力的竞争对手,一个是前副总统拜登,另一个是亿万富翁布隆伯格。拜登由于涉入特朗普总统弹劾案的调查,其儿子与他涉嫌与乌克兰企业进行利益输送,再加上他最近讲话连连失言,前任总统奥巴马至今还没有表态支持他,使他陷入困境,选举前景很不明朗。

而亿万富翁布隆伯格这边,竞选广告铺天盖地,在超过一亿美国人收看的美式足球超级碗转播中,他花下1000万美元购下60秒时间的广告,此前只有特朗普曾这样做过。

然而2月19日,在民主党的初选辩论中,布隆伯格就把自己的首秀演砸了。他遭到其他参选人的围攻,成了所有人的攻击对象。这位曾连任三届纽约市市长的传媒大亨表现不如人意,他的表情僵硬,临场应答方面缺乏自信和流畅度,显得十分拘谨和不适应。当对手攻击他的时候,他又面无笑容,总是流露出鄙夷和不屑的神情。

对此,特朗普迫不及待地在社交媒体上挖苦布隆伯格,他说:“布隆伯格今晚辩论会的表现或许是史上最差的。他步履蹒跚、笨手笨脚、非常无能。如果这都不能让他出局,那就没什么能让他出局了。”

布隆伯格

特朗普言下之意是,你别以为自己有钱就能选上美国总统。你甚至比我还有钱,但是我做得到的事,你不一定做得到。从言语之间可以看出特朗普一方面对自己信心满满,另一方面则对布隆伯格满含嘲讽之意。

2.美国总统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整个美国总统大选将历时9个月之久,程序非常复杂。那到底总统是如何产生的呢?什么人能获得参选资格?投票机制是如何作用的?历史上对大选结果有没有出现过争议呢?

(1)各州提名

要成为美国总统,第一步就是要登记成为各州的美国总统参选人。美国有50个州,你要在这50各州都登记成为总统参选人,那这50个州的选民才可以将选票投给你。

那么怎样登记成为各州参选人呢?方法是:你要在这50个州,都获得一定数量的选民支持。也就是说,每个州都要有一定人数提名你去参选,你才能获得参选资格。否则你没有被投票权,他们的票投不了给你。

对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来说,基本不用担心各州提名这个问题,因为即使这两大党在一个州的支持度再低,也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足够的提名数,登记成为各州的总统参选人。换言之,对这两党的参选人来说,只需要在党内的提名中胜出,就自然可以成为各州的候选人。

而对两党以为的独立候选人来说,则极难得到各州足够的提名数。独立候选人更多地是扮演搅局者的角色,甚至是两党的棋子而已。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其实是不痛不痒的角色。美国总统大选是民主、共和两党的战场,没有其他人什么事。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是获得民主、共和两党的党内提名,只要你获得了党内提名,就能毫无悬念地登记成为各州参选人。

(2)党内提名和代表大会

党内提名程序主要包括初选和代表大会。

初选,又称为预选。在初选中,民主、共和两党各自选出代表本党参选总统的候选人。

如果你是登记的民主党成员,你可以投票选出民主党候选人。如果你是登记的共和党人,就可以投票选出共和党候选人。但也有例外,有些州采取混合制度,即使你是无党派人士,也可以参加两党的初选。

每到初选期间,艾奥瓦州和新罕布什州都会吸引美国国内高度关注。因为此两处分别是举办首次党团会议和举行首次初选的州。这两个州的初选结果经常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竞选情况,意义重大。

初选结束后,民主、共和两党分别在七、八月召开代表大会,正式确定本党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并讨论总统选举纲领。

在选举中,总统和副总统是成双成对的。如果奥巴马参选总统,他选择了拜登作为副总统候选人。你一选就要两个人一起选,不能选奥巴马为总统,然后选另一个人为副总统。

因此总统候选人在选择副总统候选人作搭档时,也需要格外小心,是一门技术活。参选总统时,你身边有能力的人太多了,你要从其中选择一个能为你带来最多选票的副总统候选人,而不是最能干的那个人。

比如拜登在老年人、天主教信徒、爱尔兰裔美国人中支持度高,他能帮奥巴马拉拢这些人,获得他们的选票,那奥巴马就选择他作为竞选搭档。

(3)总统竞选活动——拉票阶段

初选和代表大会结束之后,两党总统候选人会开展总统竞选活动,这一过程一般持续两个月。在此期间,他们将耗费巨资,穿梭于全国各地,发表演讲、会见选民、参加各项活动、召开记者招待会和进行公开电视辩论。

所有这些,对候选人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巨大的考验。

更有甚者,会去敲各户居民的门,让他们支持自己,投自己一票。有些居民还会当面表示拒绝,表示不会把票投给他。

(4)总统大选日——选民投票阶段

到11月初,全国选民开始到所在州的指定地点进行投票。这个投票制度相当复杂,并不是说选民在选票上写上自己支持的候选人的名字,到时候再算一下两位总统的总得票数就可以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美国总统选举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直接选举,而是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因此选民需要在选票上作出两种选择。一是选择你支持的总统候选人,二是选出该州的“选举代表”。

选民投票

换言之,最后的选举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我们尚且把他们称为间接部分和直接部分。

第一,间接部分,选出代表。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美国有1亿合法登记的选民,这些人都有权投票选总统。

但是这会产生一个问题,比如说加利福尼亚州,人口基数比别的州都要大,假设该州的登记选民人数为1000多万,那仅仅这一个州就占了十分之一的票数,如此一来,基本上加州一个州就可以决定选举结果了。这对其他49个州来说,就很不公平了。

此外加州是民主党的票仓,也就是说,民主党必胜。换言之,民主、共和两党只要讨好那一两个大州的选民,就可以了,完全不用管其他人的诉求。

那肯定不行啊,因此美国总统选举,需要采取一些手段,体现州权平等的原则。可是又会有人说,不行啊,我们州那么多人,在比例上,票数怎么样也要多一点啊。总不可能我们州1000多万选民,他们州只有100万,然后我们两个州的投票数一样吧?

为了平衡两方面的矛盾,美国采取了选举人团的制度。简单来说,每个州的选民不直接选总统,而是先选出“代表”,再由这些代表替他们选。我们把这些代表们组成的团体称为“选举人团”。

选举人团制度规定,任何州,无论大小,都至少要选出有3个选举代表,每个选举代表有1票,那总共就是有3张选票。此外,人口大的州,再按比例增加一定的选举代表。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保证大洲的选票数量比小州多,另一方面,大小州选票的数量差距又不至于像原先那么大,可谓两全其美。

这样,美国50个州加上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总共的选票数有538票,一位总统候选人要赢得过半票数,也就是270张,即当选总统。

第二,直接部分。

上面提到,间接部分,指的是每个州选举出代表,由他们来替该州的选民投票选总统。

举个列子,加利福尼亚是大州,有5个选举代表,也就是55张选票,我们姑且称之为“大票”。那这55张“大票”到底要投给哪个总统呢?是代表们想给谁就给谁吗?

并非如此,这55张大票到底投给谁,还是由加利福尼亚州的1000多万选民的“小票”决定的。刚才说了,在填写总统选举的选票时,选民要作出两样选择,一是选择代表,二是选择总统。其中,选举总统的部分,我们称为“小票”。

再比如说,加州有1000多万选民,特朗普得到了其中510万张“小票”,希拉里得到了490万张“小票”。那就意味着,加州的55张“大票”,都属于特朗普所有。加州的55个选举代表,都要把票投给特朗普。这就是所谓的“赢者通吃”(winner takes all),特朗普赢得了大多数的“小票”,他就能获得全部“大票”。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那55个选举代表,不顾“小票”的情况,非要把“大票”投给希拉里,那怎么办?这种情况其实是有的,但这样的人,在几百年的历史上,只出过100多个,比例非常少。

这些选票虽然是有效的,但这些“选举失信人”不仅会亲手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还会面临严厉的法律惩处。这种行为一方面代价巨大,另一方面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又很小,因此不需要担心。

这种稍显复杂的总统选举制度,一方面遵循了民意,另一方面也相对地平衡了各州利益。它是宪法所规定的,符合绝大多数美国人的共识,大家都会去遵守,而不会去破坏它。

3.争议

在2016年的总统选举中,出现了一种不太正常的现象。据美联社的数据,希拉里共获得60274974票,特朗普59937338票,但最终结果是特朗普胜出。

因为这一数据是“大票”的结果,而总统选举最终看的是“小票”的结果。特朗普得到了超过半数的304张选举人票, 而希拉里则获得227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失信人”,他们不顾民意,把“小票”投给了希拉里。可是数据显示,希拉里这边,倒戈的失信人只有两个,而特朗普则有5个,这样应该是希拉里受益才是啊。因此排除这种可能性。

如此一来,只能是第二种可性能了,那就是特朗普赢得了很多小州的支持。小州的“大票”数量虽少,但是其“小票”按照比例来说又不算少。历史上也数次出现过这种情况,其实只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其存在是合理的,并不代表其中存在什么猫腻。

换言之,这次选举是依法进行的,其结果是受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如果有人认为不公平,那也是法律规定的。特朗普获胜后,美国媒体开始反思选举人制度,但是要真正改变它,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作为失败者,希拉里也要按照惯例祝贺特朗普当选总统。愿赌服输,这是一项良好的传统。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是游戏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如果每个落选者都纠缠不已,导致触发宪政危机,那这个民主的游戏就没办法继续玩下去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