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自信
一个人的自信是在一次次做成事的过程中积累的,你在某方面成功的次数越多就越自信。相反,如果你很少能够完成自己的计划,经常半途而废,慢慢地也就不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下一个任务。
就拿我来说吧,我一直非常自信,因为从小学开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记忆中都是成功的经验。偏偏在上大学之前,学习成绩是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不可能不自信。直到上大学,迎来了第一个转折点。
上大学之后发现同样是数学,相对于高中课程,知识点的数量和难度大大增加。一周虽然只上两节课,可信息量不少于高中一个月的课程容量。中学的时候一节课往往就讲一个知识点,然后反复地练习。大学老师可不管你是否掌握相应知识点,只管往前推进度。所以,大学虽然看起来不是一直在上课,可想要掌握所学内容,其难度可比中学大了许多。
第一学期,我自认为没有偷懒,但是没有一门成绩超过 90 分。大部分成绩在80~90分之间徘徊,也有不少70+的成绩。大学物理竟然只有61分,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自己变笨了嘛?又或者是题出得难了?当我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成绩之后,很快否定了这一想法。他们平时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并不比我多啊,尤其是那个山东来的小伙,平时就看他跟女朋友约会,怎么就比我考得好呢?好在之前在学习方面积累的自信足够厚,没有让我一蹶不振,心想:我就不信了,我只有这个程度吗?
第二学期我更加努力,想要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但是很快,我又被残酷的现实按在地上摩擦。我在中学阶段最擅长的数学,也是我在大学这两个学期投入最多的科目,两次得分分别是 87 分和91分,也是我到目前为止唯一一门超过90分的科目。但是你看看隔壁班的刘同学,两次成绩分别是99和100分。怎么说呢,我的进步比他大多了。再看看我的噩梦——大学物理,在第一学期差点挂科的情况下,第二学期全力以赴也只考了71分,再看看隔壁班的常同学,轻轻松松就拿到100分。
经过这一学年,两个学期的学习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人和人之间的智商是有差距的。同样的知识点,我看一个小时也没能理解,但是有的人看十分钟就能够完全吸收。还有,之所以能够进入同一所高校,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能力在各自省份的排名无限接近。可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不同城市的教学水平是有差距的,这就导致我们在高中打下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客观地分析,我现在就是一个中等生,这还是我付出比别人更多努力的前提下。
现实很残酷,尤其对于一直是优等生的我,接受起来非常痛苦,可除了接受我又能做什么呢?在接受我是一个中等生的事实之后,发现我过于执着于排名,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各省份教育水平的差距上,放在了智商的差距上,而这部分恰恰是我无法改变的事实,也就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案。
可是,当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大一的平均成绩只有82分,那我能不能把平均成绩提升几分呢?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我就会想之前成绩不如意的问题出在了哪里呢?是我高中的学习方法到了大学就不适用了吗?
回顾一下这一年的学习经历,感觉自己对每一门课的知识点掌握得一点也不牢固,对很多概念的理解都浮于表面,感觉自己都学会了,但是一进考场就发现很多题都拿不准。有的人通过阅读教材就能够很好的掌握其中的知识,可经过一年的验证,确定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那我能不能用更笨的方式: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抄一遍。
当我尝试把知识点写出来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之前阅读的时候忽略了好多细节浮出水面,写一遍和读一遍对一段文字的理解深度完全不同。尤其是当你把教材中的内容转换成自己的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出来的时候,可以非常自信的说:我吃透了这部分内容。回头再想想过去一年的学习,对知识点的掌握真的只能用一知半解来形容。
我如获至宝,感觉自己掌握了学习的秘诀,一学期下来,对每一本教材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网状的知识体系,同时将体系中每个知识点相关内容用自己的理解整理出来,形成知识笔记。第一次理解什么叫把一本书读薄,我就是把几百页的教材整理成十页左右的知识体系。完成知识体系梳理的同时,那一本教材里面的知识也完整地存储进我的脑海中。为了应付考试,再去图书管借两本练习册做几道题,基本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了。
自从掌握了学习的秘诀,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基本能够保证每一门课都在90左右。在期末的时候班长会组织大家一起复习,就邀请我帮助大家整理知识体系,给大家答疑。经过大学阶段的逆袭,我再一次增强了自己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人外有人。随着学历的提升,发现自己身边优秀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变得越来越平庸,但是我现在可以坦然接受这一事实,同时也不影响自己的自信心。
自信(confidence)总能耀眼炫目。有的人能够自如地出入社交场合,熟练地跟别人握手,迷倒了所有贵宾。
来源于《心情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