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
以下整理自曾冰老师《区域经济分析与ArcGIS软件应用》一书。
一、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之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简称属性)及时域特征。
(1)空间位置
描述地物所在位置,既可以根据大地参照系定义,也可以定义为地物间的相对位置,如空间上的相邻、包含等。
(2)属性特征
又称非空间数据,是描述特定地理要素特征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3)时域特征
指的是地理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或时段。
可以说,空间位置、属性以及时间时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
二、地理信息系统
1.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指的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2.特点
GIS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即GIS作用的是空间数据,其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是GIS区别于其他类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也是其技术难点所在。
3.核心问题
归纳起来,GIS可以解决如下五类问题:位置、条件、趋势、模式和模拟(陈述彭等)。
(1)位置
位置是地理学领域最基本的问题。GIS可以用于解决某一事物或现象在什么位置、在特定的位置有什么和是什么等问题。位置的表达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由地理坐标确定的绝对位置、由空间关系确定的相对位置、由行政区划代码或邮政编码确定的位置、由地名或建筑物名称确定的位置等。在GIS中,可以通过查询分析、适宜性分析等方式获取地理位置。
(2)条件
条件是解决符合某些条件的地理对象是什么、在哪里等问题。在GIS中,可以根据地理对象的属性信息、空间位置、相互关系等特征,采用一个条件或多个条件组合进行查询,从而获取满足条件的地理对象。
(3)趋势
趋势是解决某一地理事象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问题,其根本目的是预测该事象在未来的可能状况,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在GIS中,可以根据趋势因子的相关数据,采用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4)模式
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因此,模式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GIS可以将现有数据整合在一起,了解数据之间的潜在关系,找出事件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建立关系模型,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5)模拟
模拟主要解决某个系统如果具备或改变某种条件,就会发生什么相关地理事件等问题。GIS可以结合元胞自动机、多智能体系统等技术,创建一个虚拟实验环境,通过模型分析,给定模型参数或条件,对未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地理事件、现象、规律进行演变和反演,为复杂地理现象的模拟、预测、优化提供有效手段。
参考资料
《区域经济分析与ArcGIS软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