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故事—— 找书店的老先生
到桂林的第二天,从古东瀑布回来,时间还早,又一个人骑着车在象山景区附近转了很久,哪儿都想多看几眼,两江四湖,日月双塔,正阳路步行街,东西巷以及穿城而过的漓江。不玩到筋疲力竭,根本不想回家。夜,就这样悄悄地来了,华灯点亮,晚风和暖,终是要回去的。
迎着晚风,流连在城市的五彩霓虹里,等在一个红绿灯路口。突然听到旁边一个低沉的声音,轻柔的对我说:“小伙子,你知道附近哪儿有书店吗?”
我回头一看,一位留着艺术家长发的老先生,头发有些稀疏而花白,个子高大壮硕,骑在小小的自行车上,显得有点不那么协调。
“我是过来玩的游客,也不知道。您可以在手机地图上搜索试试。”
“哎,找了几家,找过去发现都已经关门了。”
“可能现在看书的人都不多了吧,很多书店都开不下去。我上大学那会儿,学校旁边的好多书店,最后都关门了。桂林又是旅游城市,您看,满街尽是酒店特产,不过您搜搜新华书店,应该有吧。”
心里特别好奇,现在读书的人应该都不多了吧,竟然还有人骑着车,走街串巷地找书店。于是,就跟老先生聊上了。在狭窄的非机动车道上,我们并排骑着,听老先生讲他过去的故事,只有当后面喇叭想响起时,才意识到他人的存在。
老先生祖籍山东,解放后,父亲因为支援边疆,举家迁往甘肃兰州,从此扎下根来。祖辈父辈都是军人,儿女成人后也选择了部队,只有他自己气质与部队相异,选择了教育行业。后来,结识一位书法家,从此苦练书法多年。退休之后,在家没事就是读读书,写写字。这次是来桂林看望孩子,没带什么书,闲得无聊,所以四处找书店。
难怪第一眼见到就感觉老人家身上有种浓烈的文艺气质!真的,不管你信不信,一个人读不读书,有没有思想,往往一眼就能看出来。
听老先生讲他自己的事情,语气十分的平和恬淡,但是当他谈起孩子时,情绪就开始有变化了。他说:“我儿子以前在部队,退役的时候,被南航直接要过来,现在做空保。这孩子确实优秀,全军综合素质比武,拿了个亚军。”
尽管老先生努力以平常的口吻来讲述,仍然掩盖不了他内心的骄傲。我想,不管多么位高权重,或者思想多么超凡脱俗,作为父母,说起孩子的时候,都是一个平常人。另一个印象深刻的例子,是《触龙說赵太后》
暮色中,我们一路骑着,彼此都十分珍视这次谈话的机会,萍水相逢,却像久别的知己。有时候,需要给后面的车让道,我往前骑一些,他马上就会赶上来;他往前,我也会赶上去。然而,时间很快来到分别的路口,道一声“再见”,各自踏上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