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公子P教程忘吃药的晓公子

「PS疗程」 抠图技巧(二)色彩范围与魔棒

2018-03-29  本文已影响23人  忘吃药的晓公子

魔棒与色彩范围区别在哪...

晓公子之前总结过:在ps中抠图技巧大致有以下几种

根据位图的像素差异去抠图的动作

除去像素差异的其他动作

在抠图过程中的一些辅助技巧

而今天我要讲的是根据像素差异去抠图比较相近的两个动作:“魔棒”和“色彩范围”

首先我认为“魔棒”是所有抠图动作中最简单的,但也是对原图要求最高的,一般使用“魔棒”工具能一次性操作到位的很少,它要求你的原图背景与要抠出的部分存在明显的像素差异和清晰的边缘

比如下图这种情况

在ps中打开原图,我们选择“魔棒”工具,在背景处随意单击一下

“魔棒”工具操作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在你想要选取的像素位置单击即可

这里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容差”,它决定了你“魔棒”可以吸收的像素范围

在操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调整“容差值”,shift增加选区或alt减少选区,让结果更加精确

如果已经完美的选中了背景部分,delete删除背景

来看一下结果

以上是用“魔棒”抠图的操作过程,而与”魔棒“比较相似的一个功能是“色彩范围”,区别在于“色彩范围”可以做到更精细,并且带有羽化效果

当我们的原图背景虽然与主体有明显的像素差异,但边缘并不清晰时,这时候我个人建议用“色彩范围”命令

比如下图这种情况

在ps中打开这张图片,点击“选择”菜单里的“色彩范围”命令

这时会弹出一个操作界面

这里面我重点讲两个部分,“容差”和“取色”

调整“容差值”其实就是等于你手里有张渔网,我们去调节它的大小,“容差值”大,你的“渔网”就大

而右侧的“取色吸管”,就是等于你要开始捞鱼还是放鱼了

选择带加号的吸管在原图或操作窗口的缩略图上点击、拖拽,就是增加颜色像素,减号则反之

在“色彩范围”操作过程中白色代表选中区域,黑色反之

如果你已经调整好了选区,这时我们确定

回到原图中我们发现,虽然主体已经被大致抠出来了,但边缘有些暗的像素,我们分离不出来

这时候我们就要利用“图层样式”,在图层面板中双击这个图层

打开图层样式窗口,我们选择内发光,给这个图层一些发光效果,遮盖边缘较暗的像素

调整之后,我们随意打开一张背景,把抠完的图片拖拽进去

看一下效果

以上就是“魔棒”和“色彩范围”在抠图过程中的一些操作

OK,那今天就这样了,Good Luck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