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5+1组棉布+《拆掉思维的墙》读书笔记4

2019-09-16  本文已影响0人  棉布家的小橘子

大多数人都循规蹈矩的活着,被很多“思维的墙束缚着”。甚至有一些已经错位的“墙”,就像平整的马路上突然多出来的一个障碍物。

毕业—买房—结婚—生孩子标准模式,刚毕业的人大都没有能力买房子,必须要父母拿出一辈子的积蓄添砖加瓦,很多还要去借债。

我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大舅家的儿子工作8年工资始终2000多,结婚买房、装修、买车,给儿媳妇开店,前后砸进去50多万,按月给还着房贷,交个暖气费都会给舅舅打电话要。

今年小孙子出生了,又要多养一个人。舅舅春夏秋冬不停的干活,今年回去看到他老了好多。

生儿子的人会感觉自己压力山大,因为一个儿子意味着一套房子。

很多父母观念中,就是要给儿子买房子,帮着过日子。

我很无奈!帮的人觉的“理所当然”,接受的人也感觉“受之有愧”。谴责“啃老族”的不如去找下谁造就了他们。

惯子如杀子,你帮忙的时候他过着中等人的生活,你没了,他的生活水平必定会一落千丈。

有一些老人思维中重男轻女,为儿子付出一切,买房子,伺候儿子儿媳妇,有事就来找闺女。

我身边两个宝妈都摊上了这样的父母。同样是手心里的宝,怎么一结了婚,就变成“草”了呢?

追根究底还是“思维的墙”惹得祸吧,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儿子是要给自己养老的。

我和橘子爸爸结婚时没有买房子,偶然新疆这边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我就鼓励他试试。孩子没满月的时候,老公就来上班了。宝贝5个月的时候我带着他也来到这里。

很多人都劝我跑那么远干什么,一个人都不认识;工资高能干什么,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去。等等一大堆声音。

我一个都没有听,可能从小到大习惯凡事自己做主。现在我们按照自己的小计划积累“大鹅”,在别人房贷车贷压身的时候,可以过的很轻松。

如果当初买了房子,都可以想象的到过的得有多辛苦,可能就被拴在那个我不怎么喜欢的城市了。买了房子,也不可能去别的地方工作。

橘子爸爸合同到期我们准备回去,去一个开放的大城市。目标大连,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

我们经常会被各种“退堂鼓”将内心的冲动劝退。“拆掉思维的墙”活的自我一点,一辈子说长不长,不能为别人而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