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是场意外(一)
二十多年前,在某个落后的小县城里,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因为包办婚姻结婚了。男人的家很穷,女人家也不富裕,但女人是个要强的女人。
可是再要强的女人也“死”在了包办婚姻的路上。
婚后不久,女人怀孕了。男人一家希望女人肚子里的是个男孩。可生男生女这种概率性问题怎么能是女人的肚子说了算呢?只是那时候的人愚昧,总觉得生不出儿子是女人的肚子不争气。
后来,女人生了个女儿。男人一家失望透了,女人的婆婆在孩子出生后,直勾勾地盯着孩子的裆部,看了半晌也没能看出那根子孙根。瞬间脸上的喜悦一敛而尽,怀孕时对待女人的嘘寒问暖和颜悦色也都不见了,只剩下满脸的刻薄。
没人在意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女人,也没人捡起地上那个一声没哭过的孩子。
……
前面我说过,女人是个要强的人。可是要强的人没几个不受磨难的。
孩子出生后没有哭声,甚至没有气息。婆婆恶毒地诅咒“死了更好”,丈夫也一脸的默然。可女人不信,医生将孩子倒过来,提着孩子的脚对着孩子打了十来下。原本已经没了声息的孩子终于“哇哇哇……”地哭了起来。
可并没有人因为孩子“活”过来而感到高兴,除了孩子的母亲。
因为生的不是儿子,婆婆没了之前的和蔼,丈夫也不冷不热。女人生完了孩子坐月子也没人照顾,喂孩子、换洗尿布、哄孩子……这些都是女人自己来。
没有什么关切慰问,没有什么悉心照料,甚至连一点有营养的吃食都没有。女人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终于等到出了月子,也落下了一身的后遗症。
或许那个孩子命硬,又或者上天怜悯可怜的女人。在婆家放弃女人的时候,娘家的老母亲和弟弟不远千里赶来照顾女人。
贫穷是这世上最恶的原罪。有多少人因为“穷”这个字或死亡或万劫不复。女人很穷,婆家穷,娘家也穷。婆家不愿意拿出一点钱财照顾孩子,娘家倒是砸锅卖铁也支持女人。
可是,其实没有人希望那个孩子活下来——至少在那时。
“看这孩子瘦得跟猴子一样,恐怕养不活吧?不如扔了算了。”女人的母亲说。
“是啊姐,你不愿意跟那男人继续过,这带着个孩子也不好改嫁啊。而且,这孩子养不养的活还不好说,万一养得稍微大点再死了,也是浪费钱啊。”女人的弟弟说。
大概女人是唯一一个希望那个孩子能够活下来的人,或者说,女人只是不想在那个孩子还活着的时候丢弃她,毕竟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血脉相连。
女人说:“我不管她到底能不能活下来,但是我不能把她扔了,她是我生下来的,是我身上的一块肉,只要她还活着,我就会把她养大。如果最后实在没能养活,那我也问心无愧了。”
因为女人的坚持,女孩终于还是被留下了。女孩很虚弱,经常生病。也许女孩的命真的很硬,在经历过无数次凶险的病痛之后,仍旧顽强的活了下来。
所有见过女孩的人都说女孩很丑,养大了也没什么用。再说,还不一定养得大。很多亲戚都劝女人放弃这个孩子。
可以说,如果没有女人固执的坚持,就没有二十年后的女孩。
可是,从来没有人问过那个女孩,她是否愿意出生?是否愿意存活?或许她根本就不想承受那些伤痛,以及人生后来的种种磨难。
没有人会想要去知道一个婴儿的想法,而婴儿事实上也没有想法,她只是遵从本能地吃喝拉撒睡,然后一天天长大,开始明白道理,开始被迫接受人生。
女孩满月的时候,女人带着她逃离了男人的家。自从生下女孩后,男人的家人几乎就没怎么管过女人和孩子,如果女人生的是个男孩那就另当别论了。女人变卖了自己的部分嫁妆凑足了路费,带着孩子逃回了娘家。男人并没有找来,或许他们心中也松了口气,不用养着女人和那个不被人待见的女孩。事实上,女人也不需要靠男人来养。
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两个人都没有彼此的消息,也没什么兴趣去知道对方的消息。
女人带着孩子回到娘家后,境况并没有好到哪儿去。以前的人都在乎名节,哪怕是在现在未婚生子也是被许多人唾弃的。女人虽然不是未婚生子,可是毕竟被婆家厌弃,回了娘家还带着个拖油瓶,不论走到哪儿都是说闲话的。
要是心志脆弱一点的人,恐怕早就在这些闲言碎语中放弃了那个孩子,或者丢下孩子一走了之了。可女人不是心志脆弱的人,相反她比大多数的人都坚强。
在女孩大概三岁左右的时候,女人将孩子交给自己的母亲抚养,只身一人离开了家乡,辗转各个城市去打工。在女孩的童年中“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是从她嘴里出现的最少的词汇,女孩或许也曾经追问过外婆,自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自己身边呢?只是后来,长大了的女孩已经忘记了这些。
从很小的时候,女孩就知道自己没有爸爸,不是爸爸死了,也不是父不详。而是大人们这么告诉她,“你那个爸啊是个人渣,你以后不可以认他知道吗?”
不可以认,那不就是没有爸爸咯?在女孩的认知中,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她没有爸爸。
那么妈妈呢?
“宝贝乖,妈妈要挣钱养活你啊,不然你就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也没有地方住。所以妈妈现在不能回家,不能陪你,你要听姥姥的话,知道吗?”
“知道了。”
妈妈要挣钱养活自己,所以妈妈不能陪着自己。恩,自己是有妈妈的。
最初,所有人都觉得女孩活不长久,也许养个几年就死了也说不准。可是女孩真的命很硬,很多次生病,眼看就要撑不过去了,却又奇迹般地好了。女孩小时候体质虚弱,大病小病仿佛是家常便饭。亲戚们觉得大概是养不活了,死了也好,女人也少了个拖油瓶。
可女孩有一个疼爱她的外婆,或许最初是因为女人的拜托和乞求。每一次女孩生病,外婆都会背着女孩走很远的路,趟过湍急的河流去看医生。那时候的小县城道路还没有修整,想要去哪里基本靠两条腿。外婆就这样每天背着女孩去看医生,又背着女孩走回家。
女孩渐渐长大了,身体也渐渐变得健康起来,所有人都觉得活不了的她,顽强地活下来了。只是仍旧是黑黑瘦瘦的一个,丑的让人喜欢不起来。
但那又如何呢?即使怎么样都没法喜欢得起来,大家也还是默认了女孩的存在,因为女孩的妈妈总是会很准时地打来女孩的生活费,也会在每年回家的时候带许多礼物送给亲戚们,以感谢他们对女孩的照顾。
每当这个时候,女孩总是站在妈妈的身边,看着妈妈笑得裂开了嘴。每年只有妈妈回来的那几天,女孩才能深刻地体会到穿新衣服的幸福感。
外婆是个节俭的人,所以如果衣服没有穿坏,基本不会给女孩换新衣服。这也导致很多时候,女孩的新衣服还没来得及穿就穿不下了。
可是每一年妈妈在家的日子是那么的短,总是在女孩还没有感受到真实的时候,她就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很多次甚至连一句再见都没有对女孩说。
最初那几年,女孩发现妈妈不见了还会哭得像个泪人,抱着外婆不断地打着哭嗝。到后来,好似也渐渐麻木了。女人回来的时候她是高兴的,得知女人悄悄离开后也已经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只是淡淡地一声“哦”便算是对这结果的看法。
女孩渐渐学会了不去在意一些事情,不去为一些事情难过,也不去奢望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看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得到爸爸妈妈的奖励时,她不再羡慕,也不再觉得失落,只是站在边上淡漠地看着。
女孩很沉默,不太会说话。很多时候大家在谈论某件事情的时候,她总是不知所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所以很多时候她总是像个局外人一样看着大家讨论的激烈。明明身处其中,却又像个置身事外的人。
女孩很喜欢发呆,大家以为她在想事情,事实上女孩的大脑一片空白,她什么都没有想。仿佛她的世界里就是一片空白,大人们给什么就接受什么,懒得思考,懒得付出感情,也懒得去在意后果。
女孩八岁的时候,她生命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了。
女人这些年在外打拼,总算是小有所成,至少不再像以前一样被亲戚朋友们瞧不起。用女人的话说,“这年头,只要有钱就有的是人巴结你。”
女人挣得钱越来越多,在外面生活也比以前好了,还给女孩找了个继父。继父也有一个女儿,比女孩大两岁。八岁那年,女人带着女孩的新爸爸回到老家,决定将女孩接到大城市去。于是女孩就这样离开了生活了八年的地方,车子启动的时候,外婆在窗外对着女孩招手,泪眼婆娑,满是不舍。
女孩看着外婆,觉得心里应该是难过的,她觉得这种时候应该是要哭的。可是女孩只是觉得有些胸闷,却并没有想哭的感觉。
那时候,女孩隐约意识到什么,只是依旧懵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