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绘本第二大方法
读:唱响绘本阅读的主旋律。
“读”即阅读,是幼儿认知和阅读经验的积累过程,也是幼儿对环境、事物、情感的感悟过程。它需要成人以阅读者的身份加以精心关照与呵护,让幼儿充分体验读书的味道和乐趣,逐步养成爱阅读、会阅读、善阅读的习惯和技能,从而使早期阅读成为幼儿的精神享受。
绘本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设计阅读活动时,要注重画面和文字的配合,调动幼儿听觉和视觉感官的参与,让幼儿处在"有声有色"的阅读活动中。
(1)有声:教师声情并茂讲绘本。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许多幼儿更喜欢用耳朵而不是用眼睛"看"绘本,由于幼儿注意时间短,教师要声情并茂地讲绘本,并配合动作和神态演绎绘本内容,以吸引幼儿投入到活动中。
教师还根据图画书的内容设计相应的儿歌,帮助幼儿体会绘本阅读带来的乐趣。如在绘本《小金鱼逃走了》,幼儿观察小金鱼的模样后,可以用儿歌概括出小金鱼的特点,“波波鱼、穿红衣,圆圆身体小尾巴,黑黑眼珠白眼眶"。在绘本《小鞋子,走一走》中,教师可边念儿歌边领着幼儿模仿"小鞋子走路":"小鞋子走一走,快快走,吧嗒吧嗒;慢慢走,吧嗒吧嗒;小鞋子走一走,脚尖走,一二一;小鞋子走一走,脚跟走,一二一。"
(2)有色:幼儿兴趣盎然猜绘本。
绘本中的丰富插图弥补了文字的不足,幼儿在阅读活动中,一般通过阅读画面来理解故事。教师可以预设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注意画面中的细节,阅读前后两幅图之间如何串联起一个故事。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兴趣盎然地猜测故事的发展,感受画面中流露的情感,尽情遐想画面以外的世界。
可见,阅读绘本与幼儿的想象力发展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在阅读《好饿的小蛇》时,可以先露出小蛇身体的一部分,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蛇的肚子,让幼儿根据小蛇肚子形状的变化,猜猜小蛇吃了什么;在绘本《小黄和小蓝》中,可以逐一出示黄色、蓝色的色块后,启发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是黄色的?哪些东西是蓝色的?小蓝和小黄紧紧拥抱后变成绿色,你们见过哪些东西是绿色的?你们可以用绿色画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