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小说《在乡下》,抉择的艰难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小的时候,我家里很穷,兄弟姐妹也很多。当我淘气的时候,最怕听到母亲严肃地扳起面孔说:“你要是再不听话,就把你送人!”这句话一出,我立即就乖了,一副噤若寒蝉的样子,生怕她真地那样做。
可是,当真的有人提出愿意抱养我时,母亲又表现出万般不舍的样子,她总是斩钉截铁地予以回绝:“想都别想,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哪舍得啊,再穷,我也得把他拉扯大。”
千百年来,关于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争论很多。它不仅涉及到亲情与责任,而且还会受到社会上道德和法律框架的约束。
今天阅读了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在乡下》,他也关注到了同样的问题,看来,无论国内外,它都在考验着人性,不管你的皮肤是什么颜色。这篇小说依然有着浓烈的莫氏风格,故事简单,情节突转,人物个性鲜明,前后对比强烈,把人性的弱点彰显无遗,带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思考。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法国的乡下,两户农民,家境相似,都住着茅草屋,彼此相邻而居,生活简单而贫穷。各家都养有四个孩子,名字也常常被叫混,他们在泥土里长大,经常在一起玩耍,两家平常的关系非常融洽。
一天,城里的德于比埃尔夫妇来到了这里,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想收养其中一个小孩。经过几天的观察,年轻的夫人先是看上了在路边玩耍的蒂瓦什家的小儿子夏洛。
当她提出这个想法后,蒂瓦什夫妇觉得这分明是要让他们卖掉自己的孩子,觉得这人太卑鄙了。于是蒂瓦什大婶勃然大怒,坚决地拒绝了。年轻夫人甚至作出了承诺,表示愿意给这家父母提供终身抚养年金,每月补偿他们100法郎。但他们还是不为所动,没得商量。
于是,他们转而又去了邻居的家里,想以同样的条件,尝试收养瓦兰家的小儿子。这家人开始和蒂瓦什家人一样,也不愿意。但听到可以得到终身补偿年金后,态度明显有所松动。年轻夫人趁热打铁,答应在每月100法郎的基础上,再追加了20法郎,而且愿意在公证人的监督下立下字据,瓦兰夫妇终于松了口。
就这样,瓦兰家的小儿子小瓦兰被年轻的夫妇抱走了,蒂瓦什大婶亲眼目睹了这个过程。没想到,这件事居然成了导火索,引燃了两家人之间的矛盾。
两户人家的关系发生了逆转。瓦兰夫妇卖了自己的孩子,接受了年轻夫妇的终身补偿年金,一方面家里生活获得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却落下了不顾亲情只爱钱的不怎么好的名声。
蒂瓦什家不同意自己的小儿子被人抱养,生活依然和从前一样贫困。他们得意的是自认为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但同时,却失去了改善穷困家境的机会,他们看着瓦兰家因此而逐渐富裕起来的生活,心里只有格外地嫉妒和分外地眼红。
于是,蒂瓦什大婶隔三岔五抱着他家的小儿子夏洛,站在瓦兰家门口,含沙射影地说几句风凉话,也是常有的事。她经常故意大声地说:“除非丧失人性,才会出卖自己的孩子。我没有钱,可我不卖自己的孩子”。她说的多了,村里很多人称她是好母亲,是村里人应该学习的楷模。
而瓦兰一家,不知道他们是否听到蒂瓦什大婶阴阳怪气地叫骂,小说里没有写到他们的反应,也许“舆论”的压力把他们已经踩在了道德的脚下。
十几年来,蒂瓦什家的小儿子夏洛,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常常以自己没有被父母卖走而自豪,也认为自己身份比那个卖走的孩子尊贵,感觉他比同伴们都要高人一等。
一转眼,夏洛21岁了。突然有一天,邻居家瓦兰那个被卖走的小儿子小瓦兰回来了。他戴着金表链,彬彬有礼,和收养他的那位贵妇人一道,坐着一辆豪华的马车,来到了他曾经的家。瓦兰夫妇特别高兴,带着儿子走东家,串西家,拜访村里的各位名人,一家人其乐融融,风光无限。
夏洛看到这个情景,心里很不是滋味,小瓦兰今日的荣华富贵,让他很是羡慕和嫉妒。他心想,这份荣耀本来应该属于他的,要不是自己的父母当初拒绝的话。他开始埋怨起自己的父母来,说他们“是个傻瓜”,不应该让人家把瓦兰家的小儿子领走,他感觉“肺都要气炸了”,终于作出决定,愤然离家出走。
蒂瓦什老两口已经年迈,看着自己心爱的儿子,伤心的老泪纵横。
不知哪位作家说过,要塑造好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展示他们的个性,就得把其置于困境当中,让其直面极限条件,作出的艰难抉择。越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物的想法、价值观和行为就会本能地表现出来。莫泊桑在这方面的写作技巧可谓驾轻就熟,无疑是行家里手。
假如这两户人家都很富裕,孩子抱养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发生。于是,作家极力营造故事发生的环境,描写他们节俭的日常生活细节,目的就是要突出他们的贫穷,为人物在这种境况下所做的选择,提供了推理的合理性,这既是后续情节的伏笔,也是技术性的铺垫。
小说一开始,作者用了不少的笔墨描写了两家人贫穷又和谐的生活。他们住的都是茅草屋,“都勉强靠土豆、汤和新鲜空气活下去”,“汤里熬上块牛肉,就觉得跟吃酒席一样丰盛”,孩子们吃饭用的“那张桌子用了五十年”,瓦兰夫妇吃饭时,“用刀子挑一点黄油,节俭地抹在面包上”等。这些生活细节,作为故事的序幕,把两家人生活的贫穷和窘迫真实地摆在了读者的面前。
莫泊桑特别擅长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喜欢通过强烈对比形成的反差,揭示了人物面对困境时,性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复杂和多面性,以及思想上所流露出的不同的价值观取向。
其实,他们的选择无所谓对错,两家父母的态度和做法,是基于他们的主客观条件,各有各的道理,我们不能用单纯的好人或者单纯的坏人给他们贴标签。
首先,对比两家人对那位年轻少妇收养孩子所持的态度,给人留下了印象很深。蒂瓦什大婶很生气,拒绝的态度鲜明而强烈,她甚至要把年轻夫妇赶出自己的家门。她给人的印象是,宁愿受穷一辈子,也不愿意作出骨肉分离的决定。
而那个瓦兰家的父母,听到年轻夫妇的要求,先是摇头,后是犹豫,再听到孩子可以继承他们的家产,自己可以取得终身年金时,犹豫不决的态度慢慢有了转变,最后欣然同意。
也许他们心里可能觉得,让人收养自己的小孩,不仅自己的生活可以改善,孩子也有了好的去处,生活无忧,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其次,对比两家父母在小瓦兰被抱养前后的关系,凸显了两对父母价值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前,两家的八个孩子一起玩耍,两家人和睦相处,形同一家。而那位夫人抱走瓦兰的小儿子后,两家人的生活水平拉开了差距,显然不患穷而患不均的心理在作祟,让彼此的心理逐渐失衡,形同陌路。
还有,对比蒂瓦什家小儿子夏洛在瓦兰家的小儿子荣归故里前后的心态和行为,他的心理落差更大,反应更为强烈。之前,他曾经为自己父母没有把自己送人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常常为他父母的做法而感到自豪。
当看到瓦兰家的小儿子穿戴体面风光无限地回来看望父母时,他的心态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他觉得自己的父母当初不同意把自己送人“必定是傻瓜”,进而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家出走,消失在黑夜里。他此时此刻,只想着贪图富贵,变得冷酷无情,丝毫不感念他的父母几十年来含辛茹苦地把他养大成人的养育之恩。
故事的结局发人深思,两家人当初的选择迎来了相应的结果。蒂瓦什夫妇舍不得卖掉自己的孩子,亲自把孩子养大,但孩子长大后却怨恨他们,离家出走;瓦兰夫妇当初卖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在别人家长大后,受到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却毫无怨言,依然回来看望自己的父母。
生活就是一道道的选择题,有人处于优势地位,拥有选择权,但选择又是艰难的,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就看采取什么样的标准,怎么来取舍。有人处于从属地位,只能被选择,被支配,无可奈何地任人摆布。
在这个小说中,蒂瓦什夫妇和瓦兰夫妇处于选择者的角色,而他们的小儿子夏洛和小瓦兰那时候年龄太小,始终处于被动选择的地位,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究竟是谁做错了,蒂瓦什夫妇还是瓦兰夫妇?莫泊桑在他的小说里不负责下结论,他无意于批判谁,褒扬谁,只是把事实和情节如实呈现出来,剩下的一切思考和判断都交给了读者。相信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正像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扮演着选择或者被选择的角色。不管选择是怎样地艰难,坦然面对,迎接挑战,也许是最理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