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西藏生死书 14:临终修习
这是读起来有些困难的一篇,所以我只能记下目前觉得有道理的,留下我读过后最困惑的问题。
在死亡的时候,有两件事情最重要:我们在一生中做了哪些事,我们当时是什么心境。佛家常说,放下执著,一个人去世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放下内外的一切,在那个关键时刻,心没有什么欲望、攀缘和执著好牵挂。
在去世之前,当我们确信无法带走任何东西,可以事先计划把拥有的一切当作礼物送走,或捐赠给慈善机构。把每件事情都安排清楚,巨细靡遗,才可以放心,才能真正放下。
所有的宗教传统都认为,死时祈祷的力量是很大的。祈祷通过忏悔净除生生世世的所有恶业,让人清醒、安详地去世,转生善道,终得解脱。
一心专注地发愿,你要往生净土或再生为人,是为了保护、滋养和帮助他人。在心中带着爱和慈悲去世,在传统中被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颇瓦法,可以保证你至少获得另一个宝贵的人身。
这里面提到颇瓦法,在前面的文中提过,但在本章中又强调一点: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由上师指导方能修习。摘录一段《中阴闻教得度》,在这一篇中出现三次,应该是重要内容。
现在临终中阴已降临在我身上,
我将放弃一切攀缘、欲望与执著,
毫不散乱地进入教法的清晰觉察中,
并把我的意识射入不生的虚空中,
当我离开这个血肉和合的躯体时,
我将知道它是短暂的幻影。
以上,重点为摘抄,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感想。
书中还有一段是我非常困惑的地方,通过前面的内容可以了解到临终的心境很重要。但是书中说:
即使我们曾造过恶业,如果死亡时有处于善的心境,将可改善我们的下一世;即使我们曾善用生命,如果死亡时心境慌乱,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这表示:死前的最后念头和情绪,对我们的立即未来,会产生极端强有力的决定性影响。
我的疑问?
有些无法理解这种说法,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想法:既然临终的心境重要到可以忽略一世的善恶,那是不是只要做好临终前安心平静祈求下一世向善就好呢?
突然想到,年少的时候,看过一些演义和小说,里面的恶人一旦悔悟出家,都可以被原谅,甚至成佛成神,我也曾经冒出过类似的想法:是不是做恶后都可以到寺庙中得到庇护。
看来这么多年,在这个问题上,我始终没什么领悟。不知道是自己这么多年来对善恶始终抱有偏见,还是自己心里存着一个可能存在的侥幸想法,让我总会想到这样或那样的疑惑。
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没有机会,让自己能产生新的感受,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
连载功能已经开通,欢迎关注:陆拾读书。
关于西藏生死书中,可以从这篇开始:西藏生死书:我的读书随笔链接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