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这群“精神中产”,累到变坚强
“精神中产”,只能在精神上达到中产。在爬往物质中产这一阶梯上,他们有太多累与颠的故事。
他们是为微信微博的主流,可是注意力都在“点”上,看文章看重点句,新闻由“热点”组成,每个事情有自己的见解但是由不系统。鸡汤、毒鸡汤都能够击中他们的兴奋点,在八卦、笑话中流连忘返。价值观在不断的建立和崩溃之间,
他们是时尚的围观者,有时间看没钱买,想着把自己的时间变成金钱。时尚榨干他们的血,吸干他们的神,从而填满他们的衣柜、鞋柜,商人从这场没有血腥的时尚屠杀中获得利润。在没有时尚服饰能表达自己的时候,只能靠发心情和照片来表达。
他们是梦想的狂徒。因为只有梦想才能鼓励他们往下走,物质上的匮乏,家境的天然不良,教育眼界的受限,都使得他们不得不在梦想的大帐篷里团缩在一起。最纯洁的梦想和最交杂的金钱总是混在一起,大多数人往往在这场拉锯战当中度过一生。
国内诞生了《奋斗》、《北京女子图鉴》等电视剧,正是安慰并鼓励大众的影视作品。这里不是说电视剧不好,而是相当好,不同的是,看完电视剧以后,大家多了个聊天的话题,电视剧主角多了一大笔酬金。
全世界都在造梦,社会上也不乏“造梦家”,安插在我们身边的,还有家里的家长,督促你要“上进”。
我不知道“上进心”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一定要“出人头地”,如果细细去想,这是一件没有根据的事情。如果上进心能活的好一点,活的好一点就能舒服长寿点,最后结局都是见阎王老爷,上进是干嘛来的?
还伟大的学者说过,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到底宇宙关不关心人类进步,人类进步退步对宇宙有任何影响吗?或许没有。
但是人类有固有的本能,攀比、嫉妒、模仿、贪婪,这些与生俱来的人性,才让“上进心”这样东西成为社会上的一种无形资产。
一般人没有参照物,是会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的。假如我们去到一个星球,看到一种像石头一样硬,像纸一样轻的东西,我们的是没有办法去理解的,但是我们的可能会给它起个名字“石头纸”。石头、纸都是我们认知范围东西,所以人很有局限性,我们的生活就是建立在已有的认知上的。
“上进心”,就是在现有的认识当中,比别人过得好。不仅过得好,而且要让别人都知道,才是全面的好。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Tarde)早就研究过: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保罗·福赛尔在《格调》也曾说过了,中产阶级不自觉地就会模仿上层社会。
而我们的“上进心”,我们这群挣扎在中产线下,贫困线上的一群人,就是模仿中产阶级的生活,甚至觊觎高产阶级的。
明显的,我妈模仿的,是比我们高一层的家庭生活。比如她从城里亲戚家见过装饰画以后,回去后在家里装上了好几副画。画的内容就不用说了,富贵、山水之类的。在我的审美来看,丑陋至极,但是老妈的心情因此变得好了点,举止也有点优雅了。
对应地,我妈也不知道该如何评判她的儿子是不是成功。于是,她得从外界找到参考,例如车子、房子、老婆、孝顺,这些就是她判断儿子成功与否的标准。
如果我有了1,邻居拥有2,输了。老妈就会鼓励我要有3,4、5……
这也是几千年来的“家教”之一了中学时候就学到,根据社会财富物质的划分,将我们划分为无产、低产、中产、高产、超高产。按我现在的状况,应该是无产阶级。
但是我和身边的一群朋友一样,自认为精神上是属于中产阶级。毕竟是大学毕业,然后懂得一点英语,看过一些艺术展,能评论一些音乐好不好听。
客观上,人人有父母、朋友、老师,和所有的阶层一样;从精神上,我们却是孤独的。我们想攀登的层次是上一代没有的,在登堂入室之前,必须要经过层层的炼狱。
近年瑞银展开的每周工作时间调查,调查涉及了70个国家。在调查中,上班族关心的重要问题就是吃饭问题。欧洲人放松的下班时间,允许他们可以准备丰富的晚餐,中国上班族更多地只能在“外卖”与方便速食之间挣扎。外卖APP要是在发达国家,可能不会有这么高的市值吧。
大家这么累,是不是太惨烈了?
不,其实正好,如果不这么累,我们就不会坚强了。我们累到很坚强。
梁文道曾说:“年轻人的好处就是每个年轻人都相信自己能飞,即便到了最后还留在地上爬。”
我们凌晨的自拍,品尝深夜街边档的正宗味道,购买原创折扣店的衣服,一部分证明了我们在地上爬着,另一部分证明我们还是想飞起来的。提前拍摄这些景象供以后“回味”。
劳动的累,只是“精神中产”累的一种,实际上导致更累的就是内心的混乱。有限的精力,接触北上广深无限财富诱惑的累;有限的时间和教育,却被满天的寂寞和恋爱广告撩动。面包和爱情遭遇到最大混乱。这个社会这样子,我们真的很累的。
关于混乱的真相,我想乔治·马丁说了一些很中肯的话。
混乱不是深渊。混乱是阶梯。
很多人想往上爬,却失败了,且永无机会再试——他们坠落而亡。有人本有机会攀爬,但他们拒绝了。他们守着王国不放,守着诸神,守着爱情——尽皆幻象。
唯有阶梯真实存在。攀爬才是生活的全部。
——乔治·马丁 《冰与火之歌》
马丁的话很对,人们的生活不乱,其实最乱的就是在取舍上下之间,进一步获得金钱,失去友情;退一步获得权力,失去灵魂,这些看似混乱的境遇,都是爬上爬下之间的欲望分裂。
我们选择往上,孤独必然在上面等着,即便是实现物质财富饱满,也会出现“精神赤字”。
往下是无尽堕落深渊,往上是无尽欲望高峰。
有人开始看不惯这群“精神中产”的人呢,说我们是“时尚的弃儿”(追逐时尚却不受时尚的恩宠);
说我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语出钱理群教授,指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也说我们是“历史车轮的继承者”(只是推动历史前进,没能享受时代的好处)。
我们是否真的在乎?是不是在乎的人多了,我们也变得在乎了?
不在乎吗?那是假的。猪活在猪圈,人活在人圈,多少在乎才能正常。
究竟什么可以自我救赎?还是那句话,人与人的差别,天生的你的改不掉,后天的你懒得改。
让自己产生更大的价值,这是人生的运算法则。这世界外界永远在乎你能消费什么,而自我在乎自己能生产什么。这也是自我在乎的。
不管赖床多久,浪费钱多少,对不住别人多深,让自己产生更大的价值会弥补自我与别人的对你的评价。
然后就是专注。金钱社会什么都是可以交易的,人生也自然成为一种资产,须要专注才好,这样资产才会得益高、稳。
我们村的长辈们,都是懂得这点的。逢年过节,长辈们都会传授一些生活经验,教年轻人要专注些。
有时候我问长辈们,整天田地里干活累不累?
他们说,现在都是为子女担心,自己的命数已定,倒不觉得有多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