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联盟简书精品美文集萃文字小驿

第一次写历史人物,我选择的是——王阳明

2018-12-30  本文已影响102人  柚孑君

我喜欢看历史,研究历史但是写历史却一直排斥,这种排斥是因为柚子君对于历史总有一种敬畏之心,每次想写的时候,一落笔就觉得自己文笔是如此的苍白,不论对于一段历史或者一个历史人物的文字描述总失去的对文字的把控力,这应该是自己本身的一种自卑吧。

今天算是我初次尝试用文字的方式来讲述一个历史人物——王阳明。

说起王阳明,了解历史的小伙伴,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阳明心学》,那么“知行合一”一定是《阳明心学》的高度总结和精髓所在。

我本想尝试用一篇简短的文章来概括下王阳明,但是依然在文字的排兵布阵中败了下来。所以我不得不用另一种我习惯的方式来讲述下,就是给大家讲两个关于他的小故事。

故事一:离家一月去塞外,回家只遭老爹批

这个故事发生在王明阳的15岁那年,他当时特别崇拜于谦(这里的于谦是明朝的名臣,不是那个烫头,抽烟,喝酒的于谦哦)。于谦有着圣人之志,15岁的王明阳也有这份远大的志向。而于谦对于圣人的描述大致是这样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知道对于15岁的王明阳来说,前三点太难了,不论是立心还是立命这个太过宏观同时也需要很多积累才能做到的,所以最后一个为万世开太平就显的更实际了。

在幼年的王明阳看来,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出兵打仗,做一个勇猛的将领就可以做到了,于是在他15岁的某一天,他背上宝剑,骑着白马像一个侠客一样的出发了,他去了塞外,就是蒙古那边。他的出发家人并不知晓,但又不是现在孩童叛逆的离家出走。当时的中国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蒙古,一出关外他便遇上了蒙古人,并对其射了两箭。当时的蒙古人将它误以为是明军的探子。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他在关外却与蒙古人结下了友谊,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和他们喝酒吃肉,一个月后回到家中,写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篇关于开太平的论文,准备上表皇上。但是这篇文章被他父亲看到,稚嫩的文字被他父亲骂的一文不值,一顿痛批。

我想这个痛批倒不是因为文章本身的问题,而是如同孩子离家出走回家后的一种责难与担心。

故事二:修墓练兵两不误,特种部队初练成

这件事发生在他考中进士之后,哪一年和他一同参加考试的还有一个人叫唐伯虎。那次考试唐伯虎名落孙山而且还牵扯进了科考案中。关于唐伯虎我们暂且不表,找个机会咱们单聊。

话说,王阳明考中进士后获得了一份工作就是修墓,修的是威宁伯王越墓。当时他也就是一个建设部的实习生,王阳明利用修墓的契机,把修墓的民工组建起来进行练兵,3个月后修墓工程顺利结束的同时也练就了一支特种部队。

不得不说,王阳明是伟大的却又是低调的。与唐伯虎相比他没有人家的名气大,风流韵事也没有人家来得多,但他却成就了一段历史,也为后人留下“知行合一”这四个值得我们一身去品味的字。

最后我们不得不感叹,不论哪个时代,八卦与猎奇总会掩盖那些生来伟大又选择低调的人或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