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新版小学教材惊掉了下巴!!!我想对这些专家说,干点专业的事吧!

2025-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白熊巫米

出于工作需要,我打开了根据2022年课程标准修订的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刚翻开第一单元《识字》,我就被惊到了。我看到的课文居然是“天地人 你我他”!一点没错,是汉字的“天地人 你我们”!


天地人.jpg

因为我接下来很自然就联想到:天地君亲师,恩爱你我他!
这有什么问题吗?汉字本身当然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这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啊!这真的合适吗?
于是我又翻到第二课,这次变成“金木水火土”。你没有看错,就是阴阳五行里说的“金木水火土”!


金木水火土.jpg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这是否又有问题呢?

我们联系下面这首诗: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这两篇文章的气息是不是有点相近?一股铺面而来的磅礴感!
还是那句话,文字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这样的文字,真的适合小学生初期“识字”的教学,真的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特点吗?
当然,如果你以为这新版的小学教材只是这样的“认知”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接着看第三课《口耳目手足》:


口耳目手足.jpg
通篇一幅画,五个字,标示“口耳目手足”的位置,没有任何解释。
嗯,这是“识字课”,似乎也无可厚非。
可是,翻到下一页,我还是被再次震惊了!
站如松.jpg
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如果我没有记错,这课的标题是《口耳目手足》,如此画风突变,上升到对行为举止的教育、约束,真是“识字”的范畴吗?难道不属于揠苗助长?我想说,这一册的教育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啊!!
原谅我不厚道地笑了!
教育、教育,我真的怀疑教了个寂寞!
要求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不是脑子进了水,就是嘴里塞了大粪——又臭又湿!
我继续看下去,第四课《日月山川》。
日月山川.jpg

嗯,终于有点正常了!而且还配了甲骨文!
可是,我突然想到, 第二课不是已经“日月照今古”,怎么第四课才来“日月”的识字内容?
然后我又发现了一个错误,兔的“甲骨文”写错了。


兔.jpg
再一次,我又被这些新版专家震惊了!
看到这里,我大概已经知道负责编书的人是怎样的一群人了!我心里已经升起一股悲哀!
果然,在第一单元的最后,出现了这样的内容:
剪窗花.jpg
读书真快乐.jpg
我知道我不是专家,但是也知道在识字的初始阶段,孩子还不具备阅读的能力,更别说“剪窗花”这样的传统内容了!
可能有人要反驳了,不要用老眼光看问题,现在早教已经兴起很多年了,孩子没上学前已经认识很多字了!
嗯,这点我同意!但,只是部分同意。
确实存在这样的孩子,在入学前已经掌握了相当的文字,可是这样的孩子占比多少呢?我想不会太多。
当然,那些专家的孩子或许具备这样的水平,但是其他孩子呢?
我想,作为统编教材,教材的内容应该普遍适用于所有孩子,普适于五六岁小朋友的认知水平,而不是某些精英的小孩。
这点,能同意吗?
好,我们继续分析教材。
从第二单元,终于进入正题,要开始学拼音了!
我认为这是对的:学语言,或许不需要掌握文字;但是学文字,必须首先掌握发音。
这个不难理解,我们老祖宗早就说了,“鱼鲁豕亥”,发音不对是要闹笑话的,更别说文章是否读得下去。
所以发音是入门,我们应有这样的认识。而我们汉语的发音,基础恰是拼音。
拼音放在第二单元,我认为已经违反科学原理了。
但这还不是使我惊讶的地方,因为下来的拼音教学内容编排的混乱,简直让我怀疑修订这版教材的专家是用屁股思考的!
1、学拼音,居然连“声母”“韵母”都不做标注,一上来就是“a/o/e”“i/u/ü”,而且没有设计任何关于这些韵母的训练内容,只是为它们排了一组声调,当然也没有任何说明。这不是懒,又是什么?
aoe.jpg
aoe_
iu.jpg
iu_.jpg
2、拼音课程,每课学习3~4个声母或韵母,但是在字词编组时,编者对当前所学声、韵母的举例很儿戏,居然连兼顾都不肯下功夫。如第十课《ai ei ui》,学习“ai ei ui”三个韵母,可是后面的六个词组,只有“菜”“水”两个字关联了“ai”“ui”两个韵母。ei呢?似乎已经被抛弃了。
ai_ei_ui1.jpg
ai_ei_ui2.jpg
其他课程,也是类似的情况。如第四单元拼音第十一课《ao ou iu》,举了四个词“小桥/流水/垂柳/桃花”来巩固记忆,但是只涉及“ao”“iu”两个韵母。同样,“ou”成了没人要的孩子!
ao_ou_iu1.jpg
ao_ou_iu2.jpg
3、超前学习。刚学拼音,便编排长文、乐府诗,这和婴儿刚学爬、走,就让他参加百米赛跑,有什么区别?如第二单元,学生刚学了几个声母、几个韵母,便编排一篇数百字的短文:《小白兔和小灰兔》;如第五单元第二课乐府诗《江南》。甚至儿化音都出来了,如前面说到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便对儿化音做了脚注的说明。
小白兔和小灰兔1.jpg
小白兔和小灰兔2.jpg
江南.jpg

我想说,这样混乱的编排,这样无脑的设计,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真的能理解,真的能学好吗?
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专家才能做出这样的修订?学校和老师,难道就这样任由这些“专家”胡为?
难怪现在那么多家长说,看不懂小学教材。细问,这样的教材,有几个人能看懂?
我相信,老师如果没有配套的教案,也是狐疑满腹,难以适从!
最后,这套书的编修委员会主任及该册主编,是否能站出来说明一下?
既然接手教材的编写,难道不应该拿出审慎的态度、拿出专家的水平吗?
原谅我不厚道,拿出这样的教材,真的烂透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