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传统文化光明大道

中华五千年演义(15):文景之治

2019-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月儿明_0311

作者:十方绿色游学团队

汉文帝

(15)文景之治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无辜诛杀功臣,很快引来内乱。公元前185年,五星聚于一宿(二十八宿中的壁宿),范围小于7度,当时正是西汉初年,吕后把持朝政,次年吕后杀少帝,5年后吕后去世。吕产、吕禄企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高祖中子刘恒,在周勃、陈平的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这才结束内乱。大臣们拥立汉文帝登基,拉开文景之治的序幕。

汉文帝名列《二十四孝图》:亲尝汤药

汉文帝名刘恒,是汉朝的第三代皇帝,高祖刘邦的第三子,汉惠帝刘盈弟,其母薄妃。他起初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

汉文帝非常孝顺,被列入“二十四孝”故事中。“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汉文帝从小就非常懂事,对母亲非常孝顺,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必定先去跟母亲问安。晚上临睡前也会再请安一次。文帝对母亲说的话,从不敢违背。

有一次,薄妃生病了,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文帝急得不得了,每天除了处理政事外,一步也不敢离开母亲的身边。薄妃吃的药,文帝一定要自己先尝过。确定药不会太烫、太苦、药性不会太强后,才亲自喂母亲喝。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三年后,薄妃的病终于渐渐好了,大家都说这全是因为文帝的细心照顾。从此后,文武百官更加尊敬文帝,百姓也更加爱戴他。人人纷纷效仿文帝,一时全国上下都以孝顺父母为荣。

体民疾苦,为政节俭

汉文帝做代王时,与百姓接触频繁,深知民间疾苦。所以当上皇帝后,非常体恤百姓的辛苦,决不随便增加百姓的负担。有一次,他想建造一座露台,经工匠估价后,需要一百斤黄金。文帝知道了,就打消了建露台的计划。因为一百斤黄金在当时就等于十家百姓的总财产。可见,文帝不仅拥有一颗孝心,更是宽厚爱民。

体察冤情,废除肉刑

为了了解百姓的生活情况,文帝经常出巡。有一次,一个小女孩跪在马路中间,要见皇上。原来,这个小女孩是汉朝名医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淳于意有个怪癖,凡是碰上无法医治的病人,他就会拒绝下药。因此他得罪了很多人,遭人陷害,被判了肉刑。缇萦是来替父伸冤求情的。缇萦说:“父亲已经上了年纪,禁不起肉刑的痛苦。民女愿意入宫为婢,为父亲赎罪,希望皇上开恩。”文帝看缇萦小小年纪,这么有孝心,非常感动,当时就赦免了淳于意的罪,回宫后昭告天下--废除“肉刑”。

汉景帝

开创“文景之治”

在政治上,文帝设進善旌、诽谤木、谏鼓,鼓励百姓检举贪官污吏;言论上崇尚自由,人人都可上谏政府;还设有书经和诗经博士,以推展学术,整个国家在文帝的治理下一派欣欣向荣,国家富足强盛,民间更是丰衣足食。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景帝继位后,一切皆承袭文帝的制度。汉朝历经两位皇帝的仁政、充份的休养生息后,成为当时最富强的国家,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文景之治。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