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贫穷的循环

2023-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九九16

穷人之所以穷,并非不够努力。

低质量的努力越多,生活越往低谷的方向掉落。

1.

现实中,许多人也都陷入类似“穷忙”的怪圈:工作总是很忙,却都是忙于没有价值的事,积累不了能力和经验。

他们活得像个陀螺,看似不停在忙,其实只是原地打转。

而且打转的时间越久,生活越是摇摇晃晃。

《增广贤文》中说:富者思来年,穷人想眼前。

缺乏长远规划,持续自我消耗,是一个人越忙越穷的根源。

2.

看过一个社会调查,调查中假设了两种投资:一种是有3%的保底收益;另一种则是有一半可能带来50%的收益,另一半可能带来30%的亏损。

一些常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几乎全选了第一种投资。

他们只想拿到眼前确定的东西。

听过一句深刻的话:“穷人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做着跟身边人一样的忙活累活,却幻想有天出人头地。”

一味忙碌而懒于思考,注定陷入平庸的困境。

想让穷人更穷,就让他忙到无暇顾及未来。

3.

经济学家阿比吉特提过一个“贫穷的循环”:一个人收入下降,就会下意识去做更多工作,减少思考复盘的时间。

这,又进一步导致收入的下降。

收入、工作和思维形成闭环,就像是牢固的锁,将人困在狭窄的圈子里。

要跳出贫穷的循环,先打破人生的锁:

(1)打破收入的锁《贫穷的本质》提到:限制穷人改变现状的最直观原因,是过于低下的收入。

当一个人每月领到的薪水,除去基本开销后所剩无几。

他往往倾向于一些低价值的消费,而无力去做有利长远发展的自我投资。

而要摆脱收入的裹挟,唯一的方式就是控制消费,坚持储蓄。

没钱,只能被生活选择。

少聚一次餐,少买一杯奶茶,省下的钱不会让你大富大贵。

但日积月累,就可能是一门课程的学费,一次投资的机会。

然后在某个瞬间,给生活带来不期而遇的转机。

(2)打破工作的锁

千万别成为做某件事的机器,因为只要是机器,就一定有超出使用寿命的那天。

太过用力的人生,是一场灾难。

与其从早忙到晚,不如设立一个截止时间。

到点之后,把工作放下,去做些眼下没有收益,却能利于长远发展的事情。

普通人最宝贵的资产,不是薪水,而是时间。

把时间用来投资自己,才能在人生的留白中,描绘更多的可能。

(3)打破思考的锁

《认知突围》中有张“思考 - 收益”曲线。

起初,思考相比行动,短期不会带来明显的收益。

但随着思考的累积,一个人终将收获蜕变式成长。

作家刘润说:“思考是唯一一个,对任何人而言,没有门槛的逆袭机会。”

思考有深度的穷人,不会一直穷下去。

4.

为何穷人很难摆脱这样一个“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循环?

因为即使做出正确的改变,穷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生活的改观。

但把一些富有的习惯坚持下去,某个瞬间,困住穷人的闭环就会断开。

请相信,每当你控制住一次低价值的消费,减少一小时低质量的忙碌,进行一次高水平的思考……你都是在为自己积蓄突破的能量。

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缺口,都会让你奔向一条向外生长的轨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