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下篇《德经》四十章
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张景 张松辉
万物在大道的支配下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大道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提醒万物保持柔弱的状态。天下万物产生于某种物质,而物质产生于空间。
【注释】
1.反者,道之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是道的运动特点。实际上道作为规律,本身无所谓动与不动。本句话实际意思是说,在大道的支配下,万物是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万物重视由弱而变强,当发展到最强盛时,则又由强而变弱。
2.弱者,道之用:大道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提醒万物保持柔弱的状态。
3.有:存在的物质。
4.无:虚无的空间。
【解读】
《道德经》全书中的“无”,除了用于“虚无”“没有”等本义外,其他指的都是空间,而“空间”正是由“虚无”引申而来。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知道物质带来的好处和作用,而不注意空间带来的好处和作用,老子强调“无不为”是以“无为”为基础的,就像物质是以空间为基础一样。具体到本章,老子强调有“无”才有“有”,是为他的有“弱”才有“强”的处世观服务的。
【今译】
道的运动是循环的;道德作用是柔弱的。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
1.反者道之动:反,通常有两种讲法:一、相反;对立面。二、返;
在老子哲学中,见到事物的对立面及其相反相成的作用,亦讲到循环往复的规律性。
2.弱:柔弱、柔韧。
3.有:本章中的“有”是指形上之“道”的实存性。
【引述】
一、“反者道之动”的“反”可以作相反讲,又可以作返回讲。(“反”通“返”)。但在老子哲学中,这两种意义都被蕴涵了,它蕴涵了两个观念:相反对立与循环往复。这两个观念在老子哲学中都很重视的。
老子认为在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循着某些规律,其中一个总规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任何事物都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也因为它的对立面而显现。
他还认为“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老子还认为道体是恒动的,事物重视再始更新地运动发展着的。
二、“弱者道之用”。道创生万物辅助万物时,万物自身并没有外力降临的感觉,“柔弱”即是形容道在运作时并不带有压力感的意思。
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有”“无”即意指道,和第一章同义。“无”“有”乃是道产生天地万物时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这里是说明天下万物生成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