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漫谈

冈仁波齐观后感

2017-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soulmate_jimpy

看完冈仁波齐,有那么一丢丢震撼。在这个信仰普遍丢失的时代,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纯粹的东西更显的让人珍视。也许并不是大多数藏人都如电影中的那么淳朴,但单单朝圣本身的艰辛和极大的耐力便值得每个人敬畏。人活着也许本来没有所谓的意义,仅仅是活着,从生到死,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后,会有各种精神情绪涌入心头。从类人时代的觅食和繁衍,到选择更利于生存的地区而聚集,形成部落,因为食物土地的争夺而冲突,随之图腾,宗祀信仰逐渐步入人类的历史,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运作,资源的聚集形成财富,人的愿望从裹腹到,饱胀满足感,到对物质资源财富的渴望,人性欲望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为最不可考量的深渊,而宗教信仰通常被政治家用作愚昧底层百姓的工具,佛教便是古代政治家运用成功的典范。作为底层人民在现实规则制度以及掌权者教化下,对生活的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寄希望于现世的积善换取来世的转变,从而降低现世民众的欲望度,不满情绪也就随之减少,与民众创造的人类财富相比极少的动荡以及投入值,是掌权者乐意看到的。而如今攫取民众财富的方式更趋于隐秘,社会生存成本和民众生产力的差值不足以满足现代生活的耗费值,宗教信仰在国人中少之又少,没有了信仰,欲求值与现实的落差让更多的人沉溺于各种新时代的诱惑中而不自觉,此类人群基数不断扩大时到社会驱动力与社会负担群体失衡,而民众平均生产力又降低时,引发经济增速到停滞边缘,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便接踵而至,变革的阵痛在可控的情况下平缓过度则可避免动乱,顺利过度到新时代。而个体终究也只是茫茫众生中可有可无的存在,平和好现实和自身期望的落差,虽然平凡却也不会过于痛苦,亦或者通过异于常人般的坚毅信仰,有方向,赋予自我和生活崇高的意义,有使命感的活着,坚持的越久能够掌控和改变的可能会变得更多一点直到满足自我期许。活着和有信仰的活着有什么区别?可能更多的是来自内心,而非来自他人的认可与否。而如何活着每个人都可以用生命之力刻写,也一直是世人所想寻获的真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