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历史

一代权臣多次挽救汉室江山,死后却遭满门抄斩,他真的是忠臣?

2017-12-11  本文已影响216人  亭殿阁

霍光,大多数人用权臣定义的西汉大臣,一身荣誉与诽谤,史家争论不休的人物之一,个人认为,他是西汉最值得敬佩的大臣,时代风尖浪口上的弄潮儿,敢为天下人人不为,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了解他,他只不过是心怀大义的有志男儿。

霍光在他所处的时期权势滔天,这一点无需多说,大家都知道,可是在这权势的背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就意味着,一人要担当万人责任。

历经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病已几位帝王,作为汉武帝刘彻指定的托孤大臣之一,霍光终其一生不忘武帝嘱托,忠于汉室,辅佐帝王。汉昭帝时期,霍光平定了上官桀、桑弘羊的叛乱;坚持与民休息的政策,解决汉武帝刘彻执政后期,由于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导致的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户减半。刘弗陵英年早逝,由于其没有留下子嗣,霍光当机立断迎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可是刘贺荒淫无道,二十七日霍光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他,之后又迎接在民间的武帝曾孙刘病已继承帝位,使得汉室转危为安。

在霍光的一生里,他政绩赫赫,但同时也为人诟病,一般来说,批判霍光的人总是拿他不还政于帝大做文章,认为他不爱好权势,甚至想让大汉江山改姓刘为姓霍,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面,霍光对汉室江山有不同于常人的感情,他和汉武帝刘彻虽是君臣,实为知己。霍光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霍去病大将军,在霍去病的保举之下,他才入宫担任宿卫宫廷的郎官,在世人眼里,霍去病威名赫赫,年少时的霍光总是被哥哥的光芒掩盖,我不相信霍光不曾因此而抑郁过,可汉武帝刘彻改变了他,刘彻赏识他,培养他,经过近三十年的相处,最后信任托孤与他,和其他托孤大臣相比,汉武帝刘彻明显更寄希望于他,特地让画师送《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给他。士为知己者死,霍光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渴望守护好故人的山河。

另一方面,除了单纯的感情因素,霍光个人也是希望,大丈夫人生在世,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他又很无奈,在他的时代,他注定做不了贤臣,能做的只有权臣——拥有权力,他才能上不负皇恩,守护江山;下不负百姓,让天下人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汉昭帝期间,如果没有他的专政,幼帝怎能威慑朝野?虽然世人都说刘弗陵聪慧异常,可是,他毕竟没有政治经验,而且过于仁慈,心软,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这是很好的性格,可是他是帝王,就必须有铁腕时刻,必须深谙朝堂之道,而那时候他做不到,于是霍光就替他做了这一切,挫败政变,休养生息,大赦天下,鼓励农业,对外缓和匈奴关系,恢复和亲政策;刘贺昏庸,霍光废他,后世有评价说他擅做主张,可是,试想,在当时,如果不废刘贺,汉室何来未来可言?

汉宣帝时期,他的不放权,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一种保护,刘病已无权无势,在朝中没有任何根基,他如何掌权?他如何在暗涌四起的朝政斗争中成为赢家?

为了汉室,霍光可以说倾尽所有,他就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贤臣,但是他力挽狂澜,他审时度势,知道该做什么,拼全力让几次陷入危机之中的汉王朝重焕生机。有的人为官,如荷花出淤泥不染,刚正不阿,名留青史,可他们却往往不能为天下谋福祉,因为在他们实现目标的时候,不太懂重要的是目的要达到,而必须有所妥协;而有的人为官,他们擅长权谋之术,有些时候,甚至太过于铁腕而被人不喜,可是这类人往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为当下百姓争取到了最大利益,不过,他们做出的努力,往往不被人理解,甚至得到片面评论,霍光很明显是第二种人,可是这又如何呢?他不会介意世人的议论,赞誉也好,诽谤也罢,他只知道,他要的是什么,倘若天下安定,即使他骂声一片又如何?

历史上霍家最后下场凄惨,霍光死后,汉宣帝最终还是寻了时机灭了霍氏满门,这样的结局,霍光或许从他走上权臣之路的那一天就知道,不仅是他的家族,甚至是他本人,都可能不得善终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这条路,因为在他心里,家国天下,才是最重要的,比起芸芸众生的幸福,牺牲了他全部的身家性命,甚至是霍家满族,他都不会退缩,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今天读来,犹让人心生敬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