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相对观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刑,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本章有两个论题:1养生,养生之法:新生事物得以有成,道在其中发挥作用,生长而不掌控才能独立-无欲,引导而不索取才能成长-无私,有成而不停歇-长久,所以道不远去。2相对观:是道的第二个性质。阴阳对立不可调和,存此去彼,一个中心;美与恶相互对立,存美则去恶,否则就悦憎不分了;行善则止不善。关联,内在联系-相互影响,有无相生-有是因为无少,无是因为有少;难易相成-难因不易,易为不难。变化,可以相互转化,量变产生质变,质变引起量变。显示个性,强调结果,属于相对静止状态。
阅读理解 天下人都知道内心喜悦之所以被称作喜悦,是因为放下了憎恨;大家都知道行善之所以被称作行善,是因为心中放下了不善。所以有无互相供给,难易互相成就,长短互相显现,高下互相衬托,音声互相附和,前后互相跟从,它们相互影响。因此,圣人用无为姿态处理政务-百姓则自主做事,用行为引导世人思考做事而不制定做事标准。万物兴起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掌控(无欲),引导万物而不索取(无私),有所成果而不居功停歇(不停),由于不停歇近道的步伐,所以道不会远去。
注释 美:前者是动词,内心喜悦;后一个是名词称作美。美之为美:语法,以美为之美。恶:心里憎恨。已:止,放下。善:前者是动词,行善;后者是名词心中有道。生:出,给予。成:成就。刑:通形,形体显现。倾:偏,衬托。音:有节奏的声音。声:单一的音响。和:hè附和。随:从。无为:不盲目作为;详察事物,从全局思考,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不做无效工作,使事物保持天然本性而不人为做作,即忽略形式,强调内容,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事:政务。行不言之教:行,行为;言,政令标准;不言,不制定标准;教,教化,引导;用行为引导世人思考做事而不制定标准。作:站起,喻兴起。辞:诉讼,干预。生:给予。有:获得,持有,掌控。为:治理,引导。恃:依赖,凭借,索取。功:事业。居:居所,喻居留,停歇。惟:由于。去:离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