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核不破 | “青年创业教课书”(一)
《唯核不破》今年9月27日第一次印刷装订完成,被《青年时报》称为“青年创业教科书”,部分理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海外华人主流媒体《中央日报》于2015年10月25日的“教育艺文”板块刊文介绍《唯核不破》,指出此书中“多数重要创新观点和模型,在大陆乃至世界创业研究史上都是第一次提出,填补了创业研究理论上的多方面空白”。本书于10月中旬加印,以满足市场的强烈需求。
本书作者吕良泽先生已在葱课APP上开课:《唯核不破》创业书说,作为国内的“创业者手册”,他将分章节为大家讲解本书(也是创业必备9大要素)
序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2015年3月下旬,当浙江大学EMBA学生吕良泽发来本书提纲询问是否值得一写,并担心是否会引起足够多的读者共鸣时,作为创新创业的理论研究者和他的论文导师,我回信劝勉其不用担心。因为我知道,关于“互联网+”时代相关的本土创业理论到目前为止并非常见;而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呼唤着接地气的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指导书籍出现。因此,当他询问届时是否可以为其新作写序时,作为老师,我义无反顾,欣然应允。
让我颇感意外之处在于,没有想到这本书历时不到三个月,几十万字的书稿就展现在我的面前,并且是已经通过知名出版社审核认可并准备出版发行的。古今中外,著书立说者多之,但一气呵成般洋洋数十万字而文辞隽丽者少之;数月成书者多之,但观点新颖而能突破陈窠旧制给人以思考和进发力量者少之,但吕良泽都做到了。概因其原本文辞功底早蕴而企业管理知识久淀,又继前后三次创业成败相接和一次天使投资经历而创业心得日深所致,全书字字珠玑,颇有深度。
本书共为9章。大抵以创业前后所须经历的重要节点展开论述:从“创业核心知识积累”到发展“合心”且具备“核心竞争力构建能力”的合伙人准备性工作,从“商业模式设计”到“以用户为中心”、“增长路径”和“增长动力优化”,从“核心竞争力构建”等新知到“创业融资”等知识,读来犹如一幅当代“富春江写生图”,意境优美却不乏波澜起伏:本书融古今中外案例之广,分析逻辑推理之深,行文流畅之美和个人独立新观于一体,兼“广度、深度、美度和作者个人态度”之“四度”于一身。
创业重在“创新”。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本土创业总结性指导理论新作,作者在书中也处处体现出作为一名创新型连环创业者的创新观点。如“创业球塔模型”,“用户四项核心价值之用户金钱价值、时间价值、人力价值和情绪价值”新论,“合伙人”新解,商业模式新论,“互联网化企业”和“传统企业”全新界定,“核心竞争力新解”及“构建核心竞争力双头杠杆模型”等,不一而足。
同时,作者依据自己多次创业创新经验,长期观察思考和对十数家国内当前势如破竹般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及“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新锐高新技术企业创始人的采访总结,并以一名从传统产业走向互联化产业的连环创业者的独特视角,加以思考提炼而独立成章,自成自新于一体,实为难得,从而更具有本土现实化创业指导意义。
世界正在快速发展,而发展中的中国社会经济正在快速互联网化、市场化和法制化。全新的时代,呼唤着更多企业界和学术界优秀人士共同努力来快速打造出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创业指导理论体系。创业是人类一项颇具风险的活动,它既有对成功致富的渴望,更要接受无法预期的失败。创业的失败并不可怕,因为成功总是从不断的试错和失败中一路走来。作者以著书立说的另类从“失败”中走出来的路径方式再一次告诉所有立志于以“创业创新改变世界”的创业者们:即使是一时的失败,善以总结处理之,也是人生创富过程,甚至是全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只要心存希望,并且积极进取,一切挫折和失败都是人类走向成功创业的垫脚石!
前言
吕良泽 本书第一作者
让我下定决心要自暴家丑般地写这本书的导火索在于,持续奋斗了三年半的“互联网+酒店会场预订”项目的断崖式结束对于自己内心的沉重打击。对于自己亲手创立,历经3年半时间,先后7次深度调整,还曾因一次创业大赛得了冠军奖而被创投机构追着要投的招标预订酒店会场服务创新模式项目,就这样似乎一夜之间就轰然倒塌了!
过去三年半每每因项目深度调整而如影随形的长夜失眠煎熬再次袭来。我不得不去看医生要求配发一周疗程的安眠药。同时,我开始大量翻阅、咀嚼了互联网创业和互联网运营、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相关书籍和成功融资的互联网创业项目报道,试图从中查找自己项目运作失败的真正原因。当我用一个半月时间阅读完曾经失败过的美国互联网二次创业成功者、投资家兼教授埃里克•莱斯(Eric Ries)著作的《精益创业》、陈光锋的《互联网思维:商业巅覆与重构》、《小败局》、苏杰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彼得•蒂尔的《从0到1》等十数本书时,一颗茫然不安的心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尔后与同样进行互联网创业并取得阶段性成功的朋友们深度交流,更让我看到了自己之前运作这家互联网公司低效甚至无效的内在原因;我也开始静下心来,回忆、搜索、对比尚在大脑深处存储着的自己第一次外贸创业从开始走向成功的重要关键过程信息和第二次开立工厂的创业过程信息。通过自己前后三次创业过程回忆对比,我认识到了传统企业创业管理模式与互联网公司创业管理运作模式的基本相似点与根本不同点。
任正非说:“成功也是失败之母”!一个人一个阶段的成功很容易被简单归结为个人能力强大而使之变得傲慢起来;而一个人的一时失败又倾向于被归结为运气不好而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地认为自己能力不行而变得颓废不已!
现在,我已然又站在了人生新的起点上。2011年之前创业成功的真正原因因为没有及时总结,而没有为再次创业增长智慧,反而因一时的成功变得傲慢而为第三次创业带来巨大负能量;如果对于刚过去的这三年半的第三次创业失败经历还不能让我彻底沉静下来深度反思总结内在原因的话,深恐下一次即使再有创业机会,也仍然只会是没有足够智慧支配下的无谓的资源和时间浪费!
为了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阶段性负责任的交待,让自己不能再丢失进取的机会――即便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的进取机会,并为下一个阶段必然有之的披荆斩棘储备足够的能量,我下决心勇敢地开始了只有学校生活才可能有的延续几个月时间的撰写总结。这样的总结,与其像朋友说的,是能给后来的创业者及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谋求根本性变革者(因为行为路径和增长路径与传统模式的巨大不同所形成的“非线性打击效应”,我更愿意称其为“二次创业”)带来启示、以儆效尤或是防微杜渐作用的,还不如说是对自己完成一次彻底的心灵救赎!
另一方面,因为看到目前书市上已有的关于创业理论指导书籍明显存在着以下方面的缺陷而愿奋力拼搏一试补缺的可能:它们或为国外商业环境下出产的理论名著,因商业环境相差悬殊,对中国本土创业实践指导未必能发挥应有价值;或是知识点零碎,看完没有整体印象,不利于创业者学习、理解和应用;或未能结合当前中国“互联网+”环境特殊性,对于揭示有助于当前中国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提高创业成功率的规律及方法,还有弥补提升的空间。
本书共包括9章内容:黄芳俪小姐为本书撰写了第9章内容,蔡文匡先生完成了第4章的写作,其他章节由我本人完成躬耕。
本书力图在影响创业成败重要因素的战略选择上进行阐述论证,重在展示给读者朋友一般意义上的战略原则,而非具体实施的战术应用。尽管在论述战略性的观点时,总是用战术性的案例佐证。
之所以书名最终定为“唯核不破”,倒不是作者刻意要加入无人知晓何人创立、谁为领导的“标题党”,而是在于本书诸如“创业前核心知识积累”、“合心且带来核心竞争力”的“合伙人”真正内含解读、“创业核心价值观”、“用户核心价值”及关注层次、“核心竞争力构建”等“核心内容”。唯有坚持这些“核心”,才是“互联网+”时代下初创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如果您是渴望创业但还举步待行者,希望本书能给您勇敢迈向前进产生一丝动力;如果您是已经走在创业路上并面临各种困顿、还未形成可靠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实践者,希望本书能给您早日摆脱苦恼迈向成功带来一线牵引。
如果您是传统企业的高管,看到传统的营销思路、产品研发、管理流程甚至赢利模式对企业发展的贡献日渐式微而焦虑并须奋起谋求拥抱互联网者,希望本书能成为指引您重新走向辉煌的灯塔中的一缕微光。
未完待续....
每周二晚上8:00连载。
葱课渠道独家:前1000名购写书评者可得作者10元微信红包奖励,作者微信号附在书封面内折页。当当网连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80959.html#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