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桦狼||你的认知和能力圈,决定了你最终能赚什么样的钱
2011年12月21日,一个女生在知乎提问,“大三学生手头有 6000 元,有什么好的理财投资建议?”
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的一名公务员在下面回复道,“买比特币,保存好钱包文件,然后忘掉你有过6000元这回事,五年后再看看。”
这个公务员就是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的代表人物,后来的巴比特创始人长铗。
从2011年至今,比特币从3美元一度蹿升至最高点时的1.9万美元,如果当时的那个大三学生将6000元全部买了比特币,此时早已是千万身家。
但是,那个叫小竹子的大学生并没有采纳长铗的建议。
不过那个回答,却成为了自2013年至今币圈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会跑到那条回答下留言看热闹,感叹财富机遇稍纵即逝。
小竹子曾在后来称,自己很后悔当初没有听长铗的建议买比特币。可是,错过比特币的又何止她一人。
1
作为过去十年里最好的投资标的,比特币的造富之快,捞钱之易,在人类有据可查的商业金融史上,都是前无古人的孤例。
所以,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我们错过了比特币这样的财富机会?”
其实,不只是比特币,曾经的股票、互联网、房地产、电子商务……也都曾让无数人发出过类似的感叹。
人人身在社会中,但是社会在发生的重大的变革,我们却经常视而不见,等到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过来看,才发现自己没有丝毫的参与感。
到底为什么,我们经常无法洞察到社会上发生的重大变革呢?
相信在几年前,我也是无力应对这样的命题的。社会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每每我们觉得习以为常各种细微的变化,其实无时不在透露着社会大变革的信号。
就比如说,房地产产业兴起之后,很多家庭都购买了房产,拿到了“房产证”,绝大部分业主心安理得、理所当然地真的认为自己是自己买的房子的主人,并且心甘情愿地为之偿还贷款,这种“业主”的心态产生其实就是一种变化。
但是我们却很难洞察到这种思维、心态的产生以后是否会引发整个社会的巨大变化,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以及对应存在的机会和风险。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事,要清晰洞察整个社会的全局变革和历史进程,然后找到如何谋自己安身立命的一事,其实是我们普遍缺乏的一课。
也就是雷军所说,忙忙碌碌不外乎是用战术的勤劳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所以,很多人尽管经常被灌输“职业规划”的必要性思想,但我们发现对于已经工作十年、二十年的的成熟职场人士,甚至是在失去工作以后,也经常茫然不知所以然。
这种人生战略上的缺失,是全面的、普遍的,没有标准的答案。
2
每个人的认知其实都是一张“知识图”,我们的个人知识图越庞大、结构越完整、层次越清晰分明,那么通过事物发展的表面现状,能够洞察到事物发展的本质原因的概率也就越高。
因为任何信号的发生都是从弱到强,从被动发生,到有人主动放大发生。没有足够庞大的知识图,是很难捕捉到微弱的信号的,结果只能是视而不见。等到接收到强大的信号的时候,可能已经是另外一个局面的形成。
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你的知识图就犹如一张蜘蛛网,这张网必须够大、够完整、结构合理。这样,居中而坐的蜘蛛,才能够洞察到任何撞击到这张网上引发的变动,并且迅速的采取行动,最终捕捉到机会(猎物)。
就像比特币的产生,包含了互联网、全球化、去中心化、经济自由、社会化协作等等要素,同时还有密码学、开源软件、金融、生产关系、投机市场、社区政治等等专业知识。
试问,如果我们对这些知识一无所知,没有铺开知识大网的基础战略做储备,又如何能够洞察并捕捉到这样的机会。也许道听途说,凑上去热闹一下;但一知半解,很可能会因此掉进别人设计好的网里,自身也成为猎物。
因此,想要真正地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财富机会”,就必须要抛弃一切歪门邪道,回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阳光大道上来。
人生没有捷径,我们一定要清晰定位自己所处的位置,循正常路径去构建自身的知识图,日积月累,勤快地从事人生战略的制定这项工作,而不仅仅是庸碌地从事战术上的事务工作。
3
当然,有些人也曾经敏锐的发现了那些“信号”,可是最终却没能把握住。就像是很多程序员在比特币上收获了几百倍的收益之后却依然落得终身悔恨的境地(几分钱涨到几块钱卖出,几块钱涨到几百块钱卖出)。
事实上这无非就是巴菲特说的“能力圈问题”,你不可能挣光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铜板。你有什么样的知识储备,日常关注哪些资讯,你每天进行了什么样的思考,你进行投资的分析框架和交易框架是什么,还有你的性格,都决定了你能挣到什么钱。
几年前知道比特币就不容易,知道比特币不见得能理解它的逻辑,理解了它的逻辑不见得愿意掏钱买,掏钱买不见得敢满仓买,敢满仓买不见得在波动中拿得住,在波动中拿得住不见得能卖在相对高点,卖在相对高点套现之后还会有下一次投资,你还要再一次面对上述所有问题。
愿意下注,了解标的,理解赔率,明确预期,交易心态,趋势判断,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你的能力圈的基础上的。
往大了说,经营人生也同样如此,你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有勇气选择自己做什么,选择了能专心坚持做好,做好了一件事还能做好下一件事,这需要你了解自己,面对自己,坚持自己。这是人生的能力圈。
4
除了社会中发生的一些重大变革,我们所面对的很多东西,也普遍存在着价值认知的差异,即使是国家智囊也会出现不精确的评估。
很多人倾向于利用自身的经验和感知进行价值判断,这个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就是有价值的,反之无法判断。但是很多价值的存在并不是很直观,需要用逻辑去推导和分析,变换角度才能够发现。
而价值的判断本身并不存在正义、道德、公理,是非常冷酷无情的。
人往往是趋利而行,既得利益者和非既得利益者,因为获取利益的不同,也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总的来说也就是两点,一是价值分歧是必然存在的;其次,因为认知和能力圈的不同,采取行动的动机也不尽相同。
与此同时,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后与固有认知冲突,很多人都有一种惯性,认为“这个事物是错的”,而不是觉得“自己的认知并不全面”,去扩大认知很累。甚至,他们会想这个“错误”的事物要是赶紧消失,自己就可以松一口气,也能说明自己的认知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对新生事物,无脑跪舔或者抵触改变,都是自欺欺人,并无法使自身变得强大。
归根结底,我们普遍缺乏批判式的思维去理解事物的能力。
所以,当很多人总是感叹于自己错过了怎样的财富机会,总是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想象空间的时候。
大部分人扪心自问,除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分层以外,18岁以后,或者大学毕业以后,自己的世界观到底有多少增长?知识积累有多少增长?工作技能有多少增长?有多少远景规划切合实际又脚踏实地的被执行?对社会的认知是不是能高一个维度?是看了点公众号和道听途说就沾沾自喜,还是真的每天在清醒的学习和反思?
大多数人的思维在成年之后是不是就固化了,有多少人每天除了一遍遍自我强化之外,真正能够做到自我更新的?
你有多少年没有觉得自己挺进过一个新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