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象(11)兆
2024-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徐红钢
谋于未兆——凭什么让老子吟出一串名言警句?
兆,古文𠧞省。从卜,说明跟占卜有关;从兆,象龟甲烧灼后产生的裂纹,所以《说文》:灼龟坼(chè裂开)也。段注:兆者灼龟发于火,其形可占者,其象似玉瓦原之璺罅(wènxià裂纹、缝隙)。
段注又说:兆,事先見也。因为占卜者把裂纹看作兆象,据此预判将来之事,所以这个兆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思想。
《道德经6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者失之。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指出了谋动的着眼点:未有,未乱。为什么要在未×之前动作呢?老子的理由是“其未兆易谋”,那么,究竟是什么未兆呢?
摄影 诗酒年华兆,兆象,龟甲烧灼产生的裂纹所显示的图像,具有预示功能。事物发生前的征候或迹象,预示:预兆,先兆,祥兆,凶兆。
比如,好兆头,瑞雪兆丰年,梦兆熊罴。梦兆,梦中所预示的征兆;熊罴,熊和罴皆为猛兽,比喻勇士或雄师劲旅。特指生男之兆。《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又如,地震前兆,不祥之兆。
未兆是指征兆尚未显现的时候,为什么说未兆易谋呢?老子认为,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松脆的东西容易分离,细微的东西容易散开,从中可以捕捉蛛丝马迹,一旦得了预兆,就可谋划宏图: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串用语被中国人千古传颂的原因恐怕就不难理解了。
为之于未有,可以获得最大的功效。但同时老子划出了一条警戒线:为之者败之,执者失之。强行为之的会失败,固执行事的会丧失。因此,要治之于未乱,谋之于未兆。
未兆的关键,要精准把握时间节点:将显未显之几。下一篇《汉字解象(12)几》再讨论。
为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