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胜!

除了取消高考加分项,高考改革你还需要关注哪些?

2018-03-21  本文已影响3人  36b8a25c4966

今日新华社权威发布关于取消高考加分项的消息: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相关规定,

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除了最新公布的全面取消高考加分项的改革,2018还有哪些高考改革政策需要老师,同学和家长们关注呢? 这里作些梳理供参考。

考试科目

高考改革前采取的是文理分科的考试制度,考试科目共有四科,语数外和文(理)综合。

高考改革后采取的是不分文科理科的“3+3”的考试模式,语数外依旧是必考的科目,其中英语(外语)可考两次选其中一次成绩,剩下的“3”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进行考试。

截至目前,已有16个省份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除上海和浙江外,分别是北京、河北、江苏、江西、山东、广东、海南、甘肃、青海、广西、宁夏、湖南、贵州和西藏(湖北省高考改革方案在2018年9月前发布)。

高考改革实施的时间是在2018年的秋季入学的新高一进行。

学业水平测试

高考改革前,有学业水平测试的省市大都是九大科目集中在毕业当年的一月份一次性集中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高考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时在高二和高三的期末各组织一次,作为高中毕业的依据和高考录取的参考。选考3科目考试时间一般是安排在高考前,三科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综合素质考查

高考改革前记录高三学生学习成绩的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以外没有其他的用处。

高考改革后是根据学生三年来在校的表现记录在档案内,主要包括的内容由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体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作为自主招生的参考,高考录取时也会相应的有所参考。

“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

改变“一考定终身”从招分转向招人

高考录取既看分,又看人。新一轮改革方向的亮点之一,是打破“唯分数论”,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机制

两依据为: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一参考”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成就 、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在综合素质评价使用方面,不少省份明确,要探索按照统一高考成绩、高校测试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例计算综合成绩,由高校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探索“专业 学校”志愿填报

改革考生录取机制,逐步合并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弱化社会和考生简单用录取批次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倾向,探索“专业(类) 学校”的志愿填报方式,引导从学生兴趣和特长出发,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不再单纯跟着学校“档次”走,成为此次多地改革方案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原来的 “学校 专业”的方式,学生首先被学校录取,最终可能进入的不是自己选中的专业,而采用“专业学校”的方式后,某个专业对应的可能不是一所学校而是多所高校。

这也就意味着,在“专业(类) 学校”模式下,考生既可以报考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拥有了选择权。

招生快讯

广东金融AIA国际本硕2018年开设国际会计与金融方向专业课程。

●通过3+1/3+2的升学模式,获取海外本硕学历+双证书

●衔接7大留学国度,20+海外名校,拥有13年成功办学经验。

广东金融AIA国际本硕课程招生正在进行。

地址:广州市广东金融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10室

报名及咨询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广东升学快讯,gdjredu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