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失去的氛围, 都长在了老巷子里
上海弄巷。
上海失去的氛围,
都长在了老巷子里,
也长在结了蛛网的花草上。
“啷啷啷,骑马到松江,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我好宝宝。
月亮亮,家家小囡出来白相相。”
小囡学堂回家早,
揪了黄昏的秋色揣进兜儿里,
大大阿奶手把手来牵。
旧色。
童年温暖迟迟慢慢,
仿佛落山的小巷几十年没变样,
仿佛几辆老牌自行车就能串起我们整个童年。
老房。
把脖子稍稍拉高,
巷子可及的天空也是乐趣。
什么时候,
仰望也成了比较奢侈的事情?
晾衣。
老街巷里的衣服都是用衣架晒在外面,
不管是外衣还是内衣裤都晒在外面,
像是上海老街独特的风景线。
没有谁会觉得不雅。
我喜欢抬头看这些那些,
晒在晾衣架上的五颜六色,
也一并晒着人间生活气儿。
不去惊醒吧。
关于那洗水槽里经久的青苔,
里面有姆妈间的家长里短。
从前慢。
从前的路途很长,写的信也长,
邮筒通常在下一条巷口拐角。
鲁迅不喜欢把写给许广平的信,
放在绿色邮筒里。
我也是。
因为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有的人家将信箱悬在门口屋檐下,
一些傍晚将信塞进缝里,
一些清早打开箱就能收到喜悦,
每天都有一些信在途中遗失,
但是都没有关系。
有些不敢当面表白的心意,
偷偷攒成一封情书,
悄悄地放在她的窗台,
好让她看到天空时,
也看到天空的情意:
“吾欢喜侬。”
除了信箱,门口还有订奶箱。
那是好些个十年的冬天,
五六点的天微亮寒冷,
父亲小跑从门口取来,
喝完的空瓶再放回去,
一瓶光明奶,一个小包子,
就是一顿热乎的早餐。
门里。
老师傅气定神闲,
一坐下来就是一个傍晚,
不急也不躁。
失去的氛围,就在缝缝补补间。
全数流转,归来。
文字 | 李菁
图片 | 李菁
李菁,笔名吧啦。
艺术硕士。曾为大学教师,教授艺术设计与广告摄影相关课程。
畅销书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随笔集《见素》,短篇故事集《当茉遇见莉》,励志随笔集《你的人生终将闪耀》,摄影文字集《向美而生》,新书《守住:活出最好的自己》正在热销中。
生活美学摄影师。其摄影作品格调唯美,意蕴深长,被选作梁实秋、雪小禅、张晓风等名家著作的专用插图,累计为100名女性拍摄个人写真。
摄影美学导师。亲手打造网络摄影梦想课堂,教授手机摄影摄影美学课程,公开课听课学员达10万人次。
遇见美宿主人。在湘西浦市古镇打造的“遇见美宿”被评为人气诗意民宿,带动了家乡旅游业发展。
自媒体达人。拥有阅读量千万级的爆文经验。被《人民日报》微信公号,十点读书App等众多流量级平台转载,成功打造个人IP。
简书:遇见李菁 个人微信号:lijingsheying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