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天下第一伤心人

2019-01-19  本文已影响87人  一只禅桃
人生若只如初见——天下第一伤心人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在这样一个寒冬腊月,读来此词,不禁怀念起这位清初第一词人,翩翩浊世佳公子,纳兰性德,字容若。

好一个人生若只如初见,只可惜天妒英才,他的一生只活了短短三十一岁。

顺治十二年腊月十二,公历1655年1月9日,寒冬腊月里一个含着金钥匙的天之骄子诞生了。在此之前广源寺住持法璍大师以《易经》里:“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为其取名“成德”。后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纳兰容若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康熙三年,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本该满月流光,却发生了月蚀。年仅十岁的纳兰容若用自己的笔,记下了这个特殊的景象:

《上元月蚀》

夹道香尘拥狭邪,金波无影暗千家。

姮娥应是羞分镜,故遣轻云掩素华。

从这首对声律有严格的要求七绝诗中,可见童年的容若才华已非一般。

暮春三月的一天,容若的表妹随姑姑来家走亲,表妹窜到紫藤树下来找容若玩。那是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们一起愉快的吟诗作对,表妹临走最后说:“清风朗月,辄思玄度。”

几年之后,成年的容若才领悟这句话背后的含义。那是在叹息命运无常、繁华易逝,也是在忧伤聚少离多,不能长相厮守。

可是表妹直到进宫后在随身带来的书里才发现他为她写的:《柳枝词》

一枝春色又藏鸦,白石清溪望不赊。

自是多情便多絮,随风直到谢娘家。

诗里写的是一株春天的柳树,发芽吐叶,茂密得可以藏起好大一只乌鸦。不远处就是白石、清溪,这株柳树就生长在这个平易而孤高的环境里,悄悄地结出了柳絮。

为什么结出这么多柳絮呢,因为这株树太多情了,而多情就会多絮。这些多情的柳絮,多情的思绪,命定一般会被吹到心爱的女子的家里……

她在这高入天际的宫墙里泪水决提,她恨自己为何没有早点看到它,这二十八个字,就这么成了她与他此生最后的交集。人生若只如初见,初恋却很难再相见。

康熙十三年的一个良辰吉日,二十岁的容若要进行冠礼,加冠就标志着成年了。这一天,容若知晓了他的字中“容”取自《荀子·不苟》中“恭敬谨慎而容”,“容若”之名取自《易经》,所以就用《易经》里惯用的文法加上一个‘若’字。

冠礼之后不久,真正意义上“成年”的容若就要成亲了,与他结为伉俪的是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千金。新婚妻子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原来是你。他笑了,她是认得他的,这是他一直在等的她,秋水轩邂逅的那个她。

婚后的卢氏喜欢陪容若读书,有次她问容若,你识得这么多字,最悲伤的字是哪个?

容若一愣,这问题真是很奇怪。他想了想,问道:是“情”字吗?她摇头,这个字还是你名字中的一个字呢。容若仍是不解。她轻声道:“若。” 容若怔住。她解释,凡是“若”字出现,皆因为已经对某事无能为力。

人生若只如初见。若没有遗憾,一生不必说“若”;而说再多的“若”,却无法不遗憾。她当时断断没有想到,几年后,他将为她说尽“若”字。

婚后容若和妻子卢氏相亲相爱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只是,幸福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忧患。

康熙十六年,容若要升级做父亲了,妻子卢氏很快就要临盆了。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对他们一家意义重大,因为他一出生就是家中的嫡长子。私下里,容若一直希望卢氏有身孕,因为她是他最爱的女子。而她也希望能为他生个儿子,一个像他一样的小孩。

奈何极致的幸福总是短暂的。那一年的五月三十日,容若永不能忘。卢氏死于难产并发症,时年21岁。容若的同年叶舒崇在翌年撰写《卢氏墓志铭》时,简述这段经过:“产同瑜珥,兆类黑熊,乃膺沉痼,弥月告凶。”

那日天气很好,她的兴致也很高,幸福断得没有征兆。容若不敢相信,叫他如何相信?前些天还满脸温柔甜蜜挺着幸福的大肚子在绣一只虎头鞋的她,此刻就躺在那里,她走得那样仓促,他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告别的话都没有一句,幸福便已随她呼啸而去,剩下他呆在原地,无能为力,他们之间从此天人两隔。

妻子死后,他把自己完全封锁在了另一个世界,为她写了一首又一首深情的悼亡词。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如果上天能安排月亮夜夜圆满无缺,如果上天能赐给我们永不分离的幸福,那么,我甘愿用最火热的心来爱你,甘愿耗尽我的生命来照顾你、珍惜你……

“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那条被割断的衣带上,还留有为你写的诗句,可你却早已别我远去了。

化不开的相思,化不开的悼念之情,天下除了纳兰公子,断再无他。

都说他是古今第一伤心人,然也!

卢氏的灵柩停放在双林禅院,迟迟没有下葬。容若只是想多留妻子几天,多留几天,再多留几天。这一留就是一年有余。

容若在这座寂寞的禅院里为妻子守灵,看佛灯明灭,听着梵音经唱。伤心时,看佛经;孤独时,看佛经;思念时,看佛经。

一部《楞伽经》不知读了多少遍,抄了多少遍。“佛说楞伽好,年来自署名。几曾忘夙慧,早已悟他生”,容若为自己取了一个别号:楞伽山人。

康熙十九年,容若26岁。距卢氏之死已经3年。容若身为长子,必须承担起传宗接代、光大门楣的义务。在家人的操办下,又一段婚姻寂寞地开始了。续弦官氏,即瓜尔佳氏,图赖的孙女。

续弦之后,容若仍多相思句。只是,这一刻,在他眼中并非新婚之始,而是卢氏别后的第四年。

康熙二十 年,容若二十七岁。翌年正月十五,上元夜,容若邀请友人聚会花间草堂,饮宴赋诗。这一晚,容若还获得了一个《饮水词》倾慕者,她就是日后与他相遇的一代才女——沈宛。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帝第一次南巡,容若亦随驾身边。这也是容若最后一次人生行旅。

此时,沈宛去了京城,容若却来到了她的故乡。美丽的江南景色,开始在容若的笔下琼飞玉泄。

沈宛,所谓“天海风涛之人”说的是她的心。若说她的身,不过是一名歌女。

初见沈宛那天,容若原本只打算漫不经心地看一场歌舞。当时沈宛一脸清秀,妆容淡雅,头上随意地插着一支做工精细的梅花簪子,别有一番风韵。

沈宛早已知他是谁,轻快地走向前,朝容若福了一福,抬头盈盈一笑,说:“原来是你!”

原来是你……回忆带着强光,教人不敢直视,他只好别过头,默默地闭上了眼睛。

沈宛时常为容若抚琴弄弦,或陪他下棋。每每容若夸赞她技艺过人,她总是浅浅一笑、不做表示,谦虚可爱。

容若也为她填一些词,她懂得欣赏,亦有细腻的心思去体会词里的意思,二人的感情日益深厚。

但沈宛发现,他常常在兴高采烈时,突然旁若无人地陷入沉寂。接下来的时辰,他只会怔怔地发呆,大多数时候神情寂寥。她聪慧过人,知道其中蹊跷,便默默地陪伴着。

容若是旗籍,沈宛是汉籍,没有婚姻的可能。但他还是迎娶了她,在府外为她找了一处住所。他们寂寞地结合了,连朋友们都没有遍知。

他们相聚的时间太短,却充满着等待和回忆。容若是珍惜沈宛的,但在感情上,他无能为力。他对她很喜爱,愿意给她,他所有的一切。

但再怎么尽力,也给不了他没有的东西,那就是跟随亡妻一起而逝的爱情。所以,不到半年光景,沈宛走了,南下回归乌程。

沈宛走了,人去楼空。这是永远的离别。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刚过而立之年的容若在赋诗完毕后的第二天就病倒了,接下来,一连七日,不汗而死。容若一逝,一个时代就此终结。

这一年的春天,容若曾给好友顾贞观寄去过一首此后传唱天下的词《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这首词不是与好友绝交,这是容若,这个“古今第一伤心人”向这个世界所做出的最温暖的诀别!

容若的一生是拿生命相爱、飞蛾扑火、轰轰烈烈、浓墨重彩、虽死犹生的一生。

是啊,人生若只如初见!

(齐悦社群更文第三十二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