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没有想象力
看完蒋贵英的故事,不由得想要写写心中的感受。
八十一岁,十九年间靠捡垃圾过活,每天至多三四块钱的收入,需要养活一家四口。
八十八岁的老伴行动不便,患有严重的肺病,整夜整夜喘得厉害,像风箱一般。五十八岁的女儿,六岁时因病智力低下,瘫痪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小外孙生下来不足三斤,天生体弱。
全家老小仅靠蒋贵英捡瓶子的收入才能吃上饭,而她本人则积劳成疾患有严重的头晕病。面对前去采访她的记者,坦言“自己想死都不敢死也不能死。”
总是会有一些这样的触动,一瞬间让人自省,我们平日里的放在口头压在心头的焦虑感显得矫情可笑。
蒋贵英的兄弟姐妹们都已经去世,唯独剩她自己,除了这家里的老弱病残,她在这世上已无其他亲人。
四个人的生死都悬在她日渐蜷缩的肩背上,也许是生活的困苦和无望折磨她太久,一辈子似乎没有熬出头,她花了“重金”,找人算命。
所谓的重金也只是十二块钱而已,普通人眼中不起眼的钱,在蒋贵芳的眼里是两三天的收入,很大的一笔钱。
算命先生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大抵是一些命不命的话。
有两个社会群体在困惑的时候倾向于于算命,一个是社会顶层的精英阶级,有权有势,上无所求,转而对于算命这类看似虚无的事情产生兴趣。
另一个就是最底端的人群,他们则是由于无所依傍,算命是最直接也最容易接近从而获得指引的途径。
年逾八十,已然看清几乎所有命运的安排。问卦算命也难以彻底扭转宿命的安排,求一个心理安慰而已。
蒋贵英的故事只是诸多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群体冰山之一角而已。
尽管整个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但不可避免,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依旧存在一大拨贫穷状况超出常人想象的人存在。
与之相比较,我们的生活足以够得上“幸福”的标准。
可是,真正打心底认为自己“幸福”的人很少,包括我自己。
毫无疑问,欲望作祟。
想起张爱玲说过的一句话,“我喜欢钱,因为我从来没吃过钱的苦,只知道钱的好处,不知道钱的坏处。”
从小在农村长大,见过、听过、亲身感受过有关“贫穷”是何种状态。我的母亲如今时常感慨,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她过上了想象中“享福的日子”。
她对于目前的生活很是知足、满意,尽管距离我想象中的标准还差得远。但尽管如此,我能够体会得到其中的缘由。
父母这一代人大半辈子都在致力于解决温饱的问题。
生不逢时,年幼时缺吃少穿,一双破洞不合脚的鞋子可以穿上几年。为了能在开学的时候买一双新的布鞋,要漫山遍野割一整个假期的猪草。
成家立业后,也同他们的父辈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一晃整个青春年华都不见了踪影,只有孩子们围在跟前,嗷嗷待哺。
和土地打交道,看天吃饭的生活,经济收入极为不稳定,且十分辛苦。农村里的小孩想要出人头地,唯有读书一条道路。
当我参加工作,彻底告别农村生活,家中的光景也一年年好起来的时候,母亲就觉得这已然是苦尽甘来的好日子了。
因为与从前的“穷”日子相比,他们很是知足。
相比较之下,我的幸福标准似乎过高于他们。
小的时候,只要能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那就是幸福好时光。长大后,最初想要的是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就是幸福。
而在城市里生活的这些年,收入逐渐增加,幸福感却越来越难有。
人的欲望都是在不断满足的基础之上层层叠加起来的。
尼采曾说:“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只要有足够的金钱,总是能够买到心仪的东西,然而单纯倚靠物欲所带来的满足感也只能算作“一时之快”而已。
就好比拆快递的瞬间快感丝毫不亚于享受到所购买的东西的感觉。欲望一旦被暂时满足,得到的东西便失去貌似巨大的诱惑力。
所以很多人家中会长期存放没有拆开的快递。东西可以买到,欲望却此起彼伏,周而复始,伴随着欣喜又失落、高潮又低估,陷入一种不可逆的循环。
究其根本,这并不是一条治愈自己、充盈生活,持续滋生快乐和满足感的正道。
因为,欲壑终究难填。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说:“我们从生活中得到一切,只是大多数人自己却不知道。”
当我们已经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和衣食无忧的生活,已然胜过不计其数的人。
蒋贵英没有健康的身体,更没有衣食无忧的生活,能够支撑她用颤颤巍巍的双腿每天来回十几公里捡瓶子,十九年如一日,无非也就是心中对于家人的不舍和牵挂。
这种不舍和牵挂也仅仅是希望他们在有生之年里有一口吃的,不至于饿死街头而已。其他的保障估计她都不曾想,也没有任何奢望。
人生百年,转眼成空。从死亡的角度回溯医生,过去所执着的一切,该有多么荒谬和可笑。
如果真有宿命这一说,那么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算得上被命运青睐的那一拨。
一是有健康的身体,这是基本的前提,是革命的本钱。二是还不至于因为生计发愁,恐怕过多的思虑和烦恼都来源于功名利禄,物质金钱。
前段时间,关于“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之类的文章成为热点。无非是与有钱人的生活相比较,有人刻意自惭形秽。
这些“自惭形秽”的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穷人,真正贫穷的人是没有想象力的。
蒋贵英曾带着老伴去过一趟医院,花了一百块,心疼得不行,直言“太贵了太贵了”,仿佛去看的不是医生,而是一套房子。
一百块的医药费对她而言是天价,难以想象车子、房子、餐厅的价格对她而言是什么鬼。相信她对此无知,因为她没有这个想象力。
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写道,“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始终对人生心存敬畏,狂喜之下保有克制之心,饱暖之际不忘克勤克俭。生活不能亏待我们,在它所给予的丰厚的物质基础的加持下,才会时常有这对未来的想象和勾勒。
关山已远,更深露重。前路漫漫,善自珍摄。
愿你我都能谨记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