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2日阅读《论语》第12天
2021-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灵宝0064强红瑞
2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
译文:子游问孔子怎样才是孝。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认为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照这样连犬马也有人喂养着,如果不存孝敬之心,供养父母与喂养犬马有何区别呢 ?
我的感悟:这一章说了“孝”的关键是要“敬”。如果仅仅供养父母给父母衣服、饮食等物质上的东西,这和喂养犬马没有什么区别?“孝”还要“敬”,敬是尊重,是内心对长辈的敬意,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上 , 体现在待人接物的礼仪上 ;敬是顺从,听从长辈的教导 ,不顶撞、不忤逆;敬是爱护,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尽心尽力的侍奉,在父母年老的时候尽心竭力的呵护, 让他们有尊严的活着。
2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译文:子夏问孔子怎样才是孝。孔子说:“在侍奉父母时能和颜悦色 ,这才是很难的。若仅仅是有事情由子女去操劳,有酒食先让父母享用,难道这就算是孝了吗?”
我的感悟: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指的是父母生病日久,儿女到跟前尽孝难以尽心尽力,表现出态度上的不耐烦。所以说,在奉养父母时能和颜悦色是最难的 。 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孝”的关键是“敬”、“爱”, 这样对父母才能由内而外地尊敬、爱戴,而不是让父母有吃有喝,替他们跑跑路就行了,所以后来我们说“孝”的时候往往是“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