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学习笔记技术干货Java 杂谈

Java 单例以及单例所引发的思考

2018-01-01  本文已影响70人  实例波

前言

前几天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讲到了老生常谈的单例,抱着复习一下的心态点了进去,还是那些熟悉的内容,可是却发现自己思考的角度变了,以前更多的是去记忆,只停留在表面,而现在更多的是去思考为什么会这么做。所以今天我也来总结一下Java中常见的单例,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

正文

Java中常见的几类单例:

我们来逐个分解:

饿汉式单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饿汉式单例中instance的初始化是在类加载时进行的,而类的加载是由ClassLoader来完成,这个过程由JVM来保证同步,所以这种方式天生是线程安全的。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如果构造方法中处理过多,还有可能引发性能问题。

双重检查锁单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这是进化到最终的完美版,它的优点很多,我们来挨个分析:

  1. 延迟加载,它的实例在第一次使用时才会创建
  2. 线程安全,使用synchronized来解决线程同步的问题
  3. 性能提升,如果只有一次检查的话,相当于为了解决1%几率的同步问题,而使用了一个100%出现的防护盾。双重检查就是把100%出现的防护盾,也改为1%的几率出现。只有instance为null的时候,才进入synchronized的代码段——大大减少了几率。

这里还得提一下volatile关键字,volatile主要的作用有两点:

  1. 内存可见性:可见性的意思是当一个线程修改一个共享变量时,另外一个线程能读到这个修改的值。
  2. 禁止指令重排:双重检查锁单例中利用的就是这一点。

那什么是指令重排呢?指令重排是指计算机为了提高执行效率,会做一些优化,在不影响最终结果的情况下,可能会对一些语句的执行顺序进行调整。

以下是引用程序员之家公众号里关于指令重排导致程序出错的例子,写得非常清楚:

主要是在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这句,这并非是一个原子操作,事实上在 JVM 中这句话大概做了下面 3 件事情。

  1. 给 instance 分配内存
  2. 调用 Singleton 的构造函数来初始化成员变量,形成实例
  3. 将instance对象指向分配的内存空间(执行完这步 instance才是非 null )

但是在 JVM 的即时编译器中存在指令重排序的优化。也就是说上面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的顺序是不能保证的,最终的执行顺序可能是 1-2-3 也可能是 1-3-2。如果是后者,则在 3 执行完毕、2 未执行之前,被线程二抢占了,这时 instance 已经是非 null 了(但却没有初始化),所以线程二会直接返回 instance,然后使用,然后顺理成章地报错。

再稍微解释一下,就是说,由于有一个『instance已经不为null但是仍没有完成初始化』的中间状态,而这个时候,如果有其他线程刚好运行到第一层if (instance == null)这里,这里读取到的instance已经不为null了,所以就直接把这个中间状态的instance拿去用了,就会产生问题。
这里的关键在于——线程T1对instance的写操作没有完成,线程T2就执行了读操作。

把instance声明为volatile之后,对它的写操作就会有一个内存屏障,这样在它的赋值完成之前,就不用调用读操作。

注意:volatile阻止的不instance = new Singleton()这句话内部[1-2-3]的指令重排,而是保证了在一个写操作([1-2-3])完成之前,不会调用读操作(if (instance == null))。

静态内部类单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InnerClass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nerClass.INSTANCE;
    }
}

由于InnerClass是一个内部类,只在外部类的Singleton的getInstance()中被使用,所以它被加载的时机也就是在getInstance()方法第一次被调用的时候。并且InnerClass初始化的时候会由ClassLoader来保证同步。

一些个人的思考

当我第一次看见这种写法的时候,不禁惊叹于它的巧妙,既利用了ClassLoader保证同步,又实现了延迟加载,简直神乎其技。但是前几天当我再次体会这种写法时,便产生了一些思考,为什么一定要用静态内部类来实现呢,用非静态内部类行不行呢?
答案当然是不行的,但是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一开始我以为只有静态内部类才会在第一次调用时被加载,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内部类(静态和非静态)都是在第一次调用时才会被加载。
后来我直接把静态内部类前的static关键字去掉,编译器报错 Inner classes cannot have static declarations(内部类不能持有静态的声明),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要使用一个类的静态成员,需要先把这个类加载到虚拟机中,而成员内部类是需要由外部类对象 new 一个实例才可以使用,这就无法做到静态成员的要求。所以Java不允许非静态内部类持有静态的声明。

枚举单例
public enum Singleton {

    INSTANCE;

    public void func() {
        // do something
    }
}

使用枚举除了线程安全和防止反射强行调用构造方法外,枚举的序列化是由JVM保证的,可以防止反序列化时生成新的对象,从而保证了枚举实例的唯一性。因此,Effective Java推荐尽可能地使用单元素枚举来实现单例。

一些个人的思考

这个时候我产生了疑问,枚举单例是如何防止反射攻击的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也被网上的一些错误答案误导过,最终经过好几次的查找和实验,终于拨开迷雾见到了真容。
我们来尝试运行一下这段代码,看看会发生什么:

   Constructor<Singleton> constructor;
   try {
       constructor = Singleton.class.getDeclaredConstructor(String.class, int.class);
       constructor.setAccessible(true);
       Singleton singleton = constructor.newInstance("otherInstance", 7);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代码直接抛出了异常 Cannot reflectively create enum objects

Exception
不能通过反射创建枚举对象,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就在源码中,我们来看一看 Constructor 类里的 newInstance() 方法:
newInstance()
注意看高亮的部分,反射在通过 newInstance 创建对象时,会检查该类是否为枚举类,如果是,则抛出异常,反射失败。说明创建枚举实例只有编译器能够做到。显然枚举单例模式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因此我们推荐使用它。
但是这对于Android平台来说可能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在Android开发中内存优化是需要时刻注意的问题,使用枚举占用的内存常常是静态变量的两倍甚至更多,因此Android官方在内存优化方面给出的建议是尽量避免在Android中使用enum。

结语

越来越觉得自己对基础的把握不够了,看来是应该抽出时间把Java基础好好过一遍了。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别像我一样,元旦放假三天,全在重感冒中度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