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李宗盛: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
“人不能孤独地活着,活着就要有作品,有作品才能够交流,才能告诉别人心里的想法、
眼中看到世界的样子、所在意的、所珍惜的一切,作品,就是你自己。”
▄ ▄ ▄
我们终其一生,努力打拼、不断学习、结交好友、规划人生、提高境界……种种努力,无非是为了做一件事:不要让自己在这洪流当中,成为一个loser,而是要倾注自己的真心,不辜负时光、不轻怠岁月,不张狂,不低俗,安安静静,把自己打磨成一件精品。
58岁的李宗盛,一辈子都在与喜爱的音乐相伴。一唱一念,一顿一和,很老派的唱法,可只要他一开口,台下的人们,轻易就红了眼眶。就好像喝到一碗白茶,初尝浅淡,慢慢回甘浮现,岁月的细枝末节渐渐被梳理出轮廓,你开始看到另一个自己。
张艾嘉曾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也许是《我是一只小小鸟》,也许是《飘洋过海来看你》,也许是《为你我受冷风吹》,也许是《领悟》,也许是《当爱已成往事》,也许是《山丘》……
老李的歌,不同于林夕的诡谲暗涌,用词华丽。他更多的,是把自己对生活的细微体悟、对情感的困惑挣扎,用一种最干净直白的方式表达。他也从不试图教导你什么,他只是把自己当成平凡生活的感受者,和所有人交流着他对于人生、对于爱情的种种感悟。听歌的我们呢,不知不觉就有一种经历过沧海桑田,回首往昔的自省和唏嘘。
这个专注写了大半辈子歌的音乐人,这个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歌者,在接受采访时却说,你们面前唱歌的这个人,你们并不真的完全认识,其实,我还是一个做琴的手艺人。
成为木匠,曾是台北郊区某瓦斯行老板之子的少年李宗盛,第一个人生梦想。
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音乐的美妙。高中毕业后,他白天给煤气公司送气,晚上和几个朋友组了一支叫“木吉他”的民谣乐队,在餐厅里唱欧美流行金曲。
二十岁出头的年纪,经常受挫,总是一筹莫展,自卑无助,完全不知道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唯一的好朋友,大概就只有吉他了。
很多年后,李宗盛总爱跟朋友们讲,吉他如何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它就像我的灵魂伴侣,见过我所有的悲欢离合,却始终与我相伴。我写歌,在没有给任何人听之前,吉他听过,它知道我刚写的时候有多糟,它知道我要怎样一遍一遍地改,它知道我内心所有的不安和沮丧,它让我更好的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一把破吉他,就这样让当年那个在喧哗的世界里看起来有点傻,在喋喋不休的人群中挺沉默挺自卑的年轻人小李,开始孜孜不倦地讲自己的故事,直到成为如今我们都知道的那个传奇老男人李宗盛。
做琴,正是出于对吉他的感激,“一把吉它对年轻时的我管用,我想肯定也会对其他年轻人管用。我希望一把吉它能够带给年轻人不一样的人生,一如它当年带给我的改变一样。”
为了实现自己的木匠梦,1997年,39岁的李宗盛离开台湾,去以顶级手工吉他制造而闻名于世的加拿大探访,那里不少琴师都身居深山,自给自足,如同隐世。琴师们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让李宗盛领悟到,想做一把好琴,就必需要敬畏自然,了解木料,并与之亲近。之后的很多年里,李宗盛开始频繁往返于台湾和加拿大之间,从选料到琴的设计,再到后期制作,潜心学习每一道工序。
45岁时,李宗盛觉得自己对琴的理解,对音乐的理解,对人生的理解,都到了可以做琴的程度。于是,他在离上海不到70公里的甪直小镇,租了一间小厂房,正式开始做琴。经过四个多月的摸索和调音,第一代“李吉他”的三把原型吉他才问世。如今,它们被妥当地保存在李宗盛的琴柜里,“每当我感觉做不下去的时候,我就看看它们。”
第二年,李宗盛将他的吉他工坊从甪直迁到了北京。他把对音乐的严谨、细腻、专注和谦卑付诸于制琴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他会根据每个人的嗓音和唱歌的感觉来设计。
所有环节中,选择木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给周华健的琴、王力宏的琴、五月天的琴、陈绮贞的琴,罗大佑的琴,用的料都不一样。”
现在市面上的每一把“李吉他”,都是由李宗盛亲手制作,一年最多只能做50把吉他,每把吉他做出来后,至少要在仓库里存放两个月,然后拿出来进行最后一次试音,以保证稳定。
李宗盛给他的每把琴取了很考究的名字。做“慎始”这把琴时,他想到自己年轻时遇到那么多的吉他少年,他们个个说热爱音乐,可几十年过去后,还在坚持的又有几人?所以,他希望借这把吉他告诉年轻人,每一个梦想都要慎终如始。
另一把名为“蛰伏”的吉他,则是希望告诉人们,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诱惑和艰难一样多,这时候需要沉下心,去蛰伏,不放弃,不改变初心。”
刚开始做木匠的那两年,李宗盛每天会一个人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他对吉他的爱,远远超出你我的想象。
他会经常开车到京郊的森林里去感受木料,他觉得只有在大自然里,才能听到木头的呼吸,才能与它们安静对话,“琴是要一代代往下传的,做工一定要扎实。能做琴的树,至少要长70-100年,现在我们把它砍下来做琴,就一定要对得起它,要通过吉它让木头重生,而不能随随便便。”
人生已过去大半,为什么还是决定做个手艺人?
老李说,“人一辈子总要被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才愿意听从内心的声音。很多人觉得,手艺人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却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里,58岁的李宗盛,却避开喧嚣,偏安一隅,安适自在,保持自己的节奏,成为一个自由的手艺人。在充满变数的各种可能中,认认真真地把手中这把琴做到最好。
"一辈子其实很短,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时光永远不会辜负,那些认真专注做好一件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