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且独行
近来天气又意外地暖了起来。
刻意逐步减少了追剧时间——虽然沉浸其中可以忘忧,但还是清醒地度过应该属于自己的暗黑时刻吧,逃避没有用,它一直在,勇敢面对,或者说在觉察的状态下与之和解,可能才会彻底消除或和平共处吧。
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身上。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中也说,如果一个人一天之中2/3的时间都不能花在自己身上,那他就谈不上真正的自由,他就是精神上的奴隶。
所以就多了一些读书时间,不止于每周末的上午,每天晚上早点上床也可以有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呢,只不过做了分类,夜晚的读书多是轻松易懂的。
比如这本日本人诸富祥彦写的《独处》,仅用了一晚就读完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吧,多学习多借鉴总归没错。
“现代人要想活得更加精彩,就要具备独处的能力。作为孤独个体生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我总结了以下九个独处的条件:不要强求他人的认可;做自己生活的主宰;活在当下;不制订无意义的长期计划;人生的午后更应关注内在;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找到人生的使命;找到能深度交流的人;拥有个人时间与个人空间。”
其他还好,感觉自己的两个“找到”差了点,人生的使命似乎还没有完全清晰,而深度交流的人,至少周围是没有的,要么“神交”一下,在常待的各种学习群里发掘一下同频的人?
当然个人觉得这也急不得,况且一直有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宽解之法。
但相信一句话,大意是:只有自己先上路,才能找到同行之人。是呵,最终,还是归结到个人的成长与体察,所以,先别急着找人,而是先安顿好自己的身心。
“成年人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获得别人的认可对于确立自我价值感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能不能建立自我认同感更重要。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不怕孤独,真正成熟。”
而“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加自我的生活方式,社会就会变得更加成熟。”
“能享受独处的人,就是精神上非常自由,精神层次比较高的人。也就是说,能享受一个人生活的人的精神成熟度比较高,他在生活中能达到一种自由舒展的状态,进而达到一种幸福的状态。内心自由是什么?就是忠于心动的感觉。独处的人都是对心动的感觉非常敏感的人。反之,对自己的心动不敏感的人,是无法享受独处的,在精神层面也不自由。”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很多年前,就在许巍的这首歌里找到了共鸣。只是当时没有那个条件,就是作者所说的个人时间和个人空间,现在既然条件基本完备(早就放弃了对“完美”的执念,基本完备就好),余生为什么不让自己自由而舒展地享受独处呢。
“内心真正自由地生活。不和他人比较,拥有独处的时间,和自由的内心深度联结,沉浸在自己寻找到的某件事情中,达到忘我的状态。。。这是一种不献媚于他人,不迎合周围人的生活方式。”
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呵。目前喜欢的画画摄影读书也可以算是和内心深度联结的一些方式吧,因为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呢。
希望有一天能真正地,在“深层时间”中感受时光静静流淌,发现生命中更为珍贵的东西。